正文

第一章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预防(1)

糖尿病防治密码 作者:孟宪励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预防每半年筛查一次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寂静”的疾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期病情控制不佳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早发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患者过早病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相对特异性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则包括心、脑及周围血管病变等,大血管病变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原因,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5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控制欠佳密切相关。然而,有资料显示,由于糖尿病发病的隐匿性,致使一些患者糖尿病发现较晚,确诊时,已有近1/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监测血糖外,还应每半年到1年进行1次并发症的筛查。

时常测测血糖,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家常便饭”了,自己买个血糖仪,几分钟就能轻松地知道血糖值。

而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对患者来说可能就像“满汉全席”,如果不是出现了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几年也不会“品尝一次”。

这些危险的并发症往往“悄悄”地藏在患者周围,不知不觉地侵犯了患者的心、脑、肾、眼等全身性大血管和微血管,直到出现严重的症状,才让患者“追悔莫及”。其实,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现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并发症,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并发症的“蛛丝马迹”,当然可以使其得到早期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要把眼睛只盯在血糖上,最好每半年到1年进行1次并发症筛查,如尿白蛋白、眼底、心电图、血管超声以及神经功能的检查。要是实在没有条件,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起到监测糖尿病进程的作用。

此外,其他的危险因素也不能忽视,如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凝血症等。血脂测定一般1年1次,异常情况要每3个月测1次,以便对症处理,才能减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早打胰岛素晚得并发症在第五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上,专家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快尽早地接受胰岛素治疗,并采用更符合生理要求、依从性更好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进行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经对471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为86.4 010。令人遗憾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治疗过程中拒绝使用胰岛素而过早出现了并发症。

时下,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多,这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也让一些患者走入了误区。他们认为,既然有药可吃,何必用胰岛素,胰岛素是给1型糖尿病人准备的。还有的患者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为此,患者非常害怕使用胰岛素,每当大夫建议患者使用,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北京同仁医院袁申元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打胰岛素可晚得并发症,这是因为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大都是促使p细胞尽力分泌胰岛素。

对于分泌胰岛素能力已下降的p细胞,再用药物刺激它分泌胰岛素,结果导致p细胞衰竭,使它仅存的一点分泌功能完全丧失。袁教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鞭打一头病牛,让它拼命劳作,其结果就是病牛栽倒在地,永远起不来。

袁教授出示了这样两份病历记录,第一份病历:病人患糖尿病已有20年,14年前开始打胰岛素,至今病情稳定,没有并发症;另外一份病历:患者患病10年,5年前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现在已出现多种并发症。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都要使用胰岛素呢?不是。

对于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要重视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这些基础治疗。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已经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就要用降糖药物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以下问题,就应毫不犹豫地使用胰岛素:

(1)口服药控制不佳;(2)出现糖尿病并发症;(3)消瘦,体重在理想体重的90%以下;(4)合并感染时。

预防并发症把好达标“关”

强化降糖的—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早让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理想水平。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增加15% N180/o;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能降低1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妍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了,可以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病人刚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应该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6.5 010以下。据了解,2004年全球9个国家的糖尿病专家联合提出,糖尿病人在诊断后的半年之内就应该让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最迟不超过一年。

高妍教授说,按照这个要求,对糖尿病的治疗应更积极,可以早期联合用药,或者是使用胰岛素。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血糖,否则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依旧很高。血糖波动大了,还容易引起低血糖,这对糖尿病人非常危险。而口服降糖药达美康和其他降糖药在同样降血糖的情况下,却很少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还能有效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高教授提醒糖尿病人,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很高,离达标值很远,也不要灰心,只要糖化血红蛋白值降低一点,就能收到效果,一步步达到更理想的标准。

漱口能查出糖尿病并发症做糖尿病分子遗传学检测再也不用抽血了,用专门的药液漱漱口,医生从中分离出口腔脱落细胞的DNA,检测其相关基因,就能尽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基因的异常,从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延缓并发症发生。

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徐焱成介绍,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可以说,糖尿病并发症比糖尿病高血糖更可怕。传统的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基因通过采血进行,这种方法会导致患者创伤、疼痛,还有交叉感染的危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世纪90年代,徐教授率领的科研小组开始研究非血细胞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遗传基因,最终发现口腔脱落细胞和血液中的白细胞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100@。近两年,全国十余家著名医学单位的临床实践证实,用口腔脱落细胞检测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取材简单、安全无痛苦、无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易于鉴定出高危人群,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6个月查一次口腔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而口腔、面部血管分布丰富,因此在患糖尿病后,常引起口干、口唇黏膜灼痛、舌面干燥、味觉改变等症状。而且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糖尿病人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炎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的2~3倍,国际有关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变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而且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口腔疾病患病率越高,常出现牙龈充血、肿胀、牙石沉积、牙齿松动脱落等症状。

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口腔保健的重点人群之一,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牙周病、龋齿、牙髓炎等的防治。实际上,防治口腔疾病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勤刷牙,每天至少两次(睡前和早起后),牙刷毛要软,每隔3—4个月更换新牙刷;每餐后应用冷开水漱口,以防止细菌生长;更重要的是,即使从未发生过牙龈红肿、出血等现象,每3~6个月也要定期检查口腔。

糖尿病患者清洁护肤很重要预防糖尿病性皮肤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每天清洁和检查皮肤是很重要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木勋教授建议,糖尿病人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性质温和的香皂或沐浴液洗澡;理发或刮脸时,需注意清洁以免感染。此外,外出时要抹防晒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