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1)

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1946 ~1956) 作者:周海婴


时间:2011年7月

地点: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

访谈人:朱其VS.周令飞

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

初学摄影

朱:周老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中提到,他的摄影生涯从1943年就开始了。

周:父亲跟我讲,在我祖父去世的第二年,应该是1937年,他跟着祖母到杭州去散心。

当时有一个阿姨蔡咏裳陪着,这个人后来证明是个地下党人,是组织上派来的,她带着一个照相机,一路上拍照片,我父亲非常好奇,缠着也想照一下,她就把照相机给他拍了几张照片,所以他第一次接触照相机是在1937年秋天,这应该算他最早拍照吧。我后来还看到过这几张照片,在照片册上贴着,135的,是在船上拍的。

而父亲真正开始搞摄影是在1943年左右,当时买了一个德国相机,方镜匣的。这在他的那本书里也提到过。我认为他真正拍得比较多的是1948~1984年期间,之前1946年也有拍过,用120拍鲁迅逝世十周年活动,就是举着画着鲁迅像的大白布在万国公墓的,那时他也拍了不少照片。但他没告诉我那时候用的什么相机,是谁的相机,但看到底片知道那是120的相机。

后来他拍了很多的照片,特别是解放前夕的上海,这在书中都有记载。他拍照是因为他很热衷摄影,另外他还嗜好搞业余无线电运动,这两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很时尚的。父亲还参加了上海的一个摄影学会,还和邻居同好成立“海马摄影社”,可想当时他的兴致极高。后来我父亲讲,他是有点儿想在将来做摄影记者的。

朱:他在民国时期是怎么学习摄影的?

周:听说那时他常常参加上海摄影学会的活动和讲座,他是里面年纪最小的一个。他们摄影学会组织明星来当模特拍照,比如用一盏灯、一张反光纸来拍人像。那个时候他学习摄影的劲头特别足,除了他自己学摄影外,还拉上两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邻居小友。他们三个人经常会一起切磋,比如,实验拍静物,拍多重曝光,就是让一张照片上同时出现多个同一人像,这样的习照现存不少张。我的外祖父也在里面出过镜呢。

朱:他有没有说看过一些什么样的摄影书籍?我觉得他的摄影构图很专业。

周:这个他没有具体提过。但我小时候在家里的书柜里是见过不少摄影杂志和专业书籍,他教我摄影时还让我看过,可惜书名现在记不住了,将来我设法找找看,说不定还在。他只是跟我讲,当时参加了摄影学会,在里面学习灯光和构图这些课程,但是后来绝大部分的摄影,是通过自己摸索的。比如抓拍摄影,为了怕失掉机会,他会目测距离,练习不看相机就能以很快的速度旋转镜头焦距到位,或者利用景深调焦。他和小友常一起出去拍照,父亲的经济条件比他们好一点,大多数时候我父亲提供胶卷给他们。那时他们买的胶卷多是战争剩余物资,还自己做暗房,冲洗胶卷,印放照片,甚至解放后他还自己动手冲印彩色照片。总之,他的摄影学习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建立在完全自己动手基础上,在不断学习、不断试验中获得不断提高的过程。

拍周围的生活圈

朱:他在民国时代主要拍身边的人,周围有很多邻居,是中产阶级群体。

周:父亲前期的关注点是放在市井生活层面的,其中有他潜意识里对社会的关注态度。他不是摄影记者,当然,他要拍一些不同的东西,最方便的恐怕就是在他周围就近拍。因此,他拍的很多题材,像乞丐、邻里、儿童、小贩等,几乎都是生活的周遭,他不可能走得很远,像淮海中路,兆丰公园、襄阳公园等,也大概是在这个生活圈里。如果你仔细去看他的照片,可以发现他拍了大量的淮海坊弄堂里的图片,随意的人物都作为他的模特,还有很多市井生活和街道上的所见所闻。

朱:他很多拍摄手法有些像布列松,那种“瞬间抓取”。

周: 父亲自始至终不喜欢摆拍,对此他十分厌恶,他还常常对摆拍获奖的摄影作品作愤愤的批评。他照片里除了纪念照外没有摆的,都是随性、随机、很生活化的。我看了他所有的底片,每一张我都看过,发现他的照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老百姓的市井生活,这部分量不小;二是所谓的纪念照,可他也不希望亲戚朋友规规矩矩,他总是尽可能地抓拍。他希望更多地带一些生活气息在里面,使照片看上去生动自然。我相信这种抓拍的意识、镜头选取的角度与他的性格以及内在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朱:他抓拍的水平在1948年的时候已很成熟。

周:非常成熟。那时候用的胶卷感光度低,但他拍的东西还能多种多样,还能很有趣,很有动感,甚至现在看来还很有内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