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三月宜清补

家庭中医密码 作者:孟宪励


在夏季,人们相对要“懒散”些,因为气温偏高,空气中湿度加大,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中医所说的热蒸湿动,湿热弥漫在空气中,这时人们往往会感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

夏三月的饮食调养,应以清补为主。唐代孙思邈曾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所以人们应多食蔬菜、豆类、水果等,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不但可以供给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多吃瓜果蔬菜,从中摄取的维生素C,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在强调饮食滋补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要过咸、过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如羊肉.牛肉、猪肉、辣椒、葱、姜等,以免发生内热而诱发其他疾病。食疗的膳食有西红柿炒鸡蛋、香菇冬瓜球、五味枸杞饮等,有生津止渴、补益肠胃、滋肾阴助肾阳的功效。

在精神上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机体得以宣畅通泻轻松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夏季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由于天气炎热,汗出较多,衣着应以棉制品为好,利于汗液的排泄。

天热做份药膳补营养在夏日里,人们往往吃得很随便,其实不妨试着在家中做份药膳来补充营养。制作药膳时,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食物;身体偏虚,那么就应选择些参类作为汤料。

1.“三豆”汤“三豆”,指绿豆、赤豆和黑大豆。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可以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辅治腹部胀满、脚面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好的排毒消肿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热、除烦的作用,也是夏令消暑清热的佳品。黑大豆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黑大豆也可用薏葭仁代替。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昏,一益脾不腻人,药性缓和,是一种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

做法是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2.红枣乌鸡汤红枣自古以来是补血佳品,而乌鸡更能益气、滋阴,特别适合女性朋友,对于月经紊乱有一定疗效,经常食用还有美容的效果。

3.天麻乳鸽汤天麻对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效果特别好,而乳鸽营养丰富,口感滑嫩,非常适宜从事脑力劳动或用脑过度的中年女性朋友。

4.荷叶粥鲜荷叶50克、粳米250克、白糖30克,将粳米放入锅内,水适量,将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盖于粳米上,熬至粳米熟透,揭去荷叶,加入白糖拌匀即可。对暑湿泄泻、眩晕等有较好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