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财务管理细细谈(3)

财务运作天衣无缝 作者:李阳明


W.麦肯兹·史蒂文森(W. Mackenzie Stevens)在1934年出版的《财务组织和管理》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日常发生的财务管理问题,如,预算控制、销售预测、生产过程中的财务控制、资产和费用的财务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的协调等问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史蒂文森的理论并没有被理论界广泛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皮尔逊·汉特( Pearson Hunt)和查尔斯.M.威廉斯(Charles M.Williams)出版了《筹资的案例分析》一书。汉特和威廉斯在该书中不仅分析了公司的外部筹资问题,还分析了公司的内部财务管理问题,这才引起理论界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视。

1953年,拜昂.B.哈瓦德( Bion B.Howard)和米勒·厄普顿(Miller Up-ton)出版了《企业财务基础》一书,才使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由筹资理论研究转向以日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为主。在这本书中,哈瓦德和米勒·厄普顿扩展了莱昂的“所有权附带因素”概念,着重分析了现金预算中的风险问题。

一些专家、学者根据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的这种趋势,认为30年代后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实际并非如此。直到40年代末,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财务管理的重点仍停留于外部融资,财务理论的内容仍以介绍法律、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为主。至于怎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强化内部控制等问题,尚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长达50年。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做好资金利用的决策。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而与融资相关的事项已退居到第二位。这样,公司财务决策与生产决策、营销决策一起,构成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三大决策支柱。美国各大公司纷纷设立财务副总经理,由其制订公司的重要财务方针和计划,编审财务控制预算和评估重大投资方案等。基于这一原因,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mal Decision - Making Period)或“综合财务管理时期”。

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美国人迪恩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此后,财务管理的中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财务理论获得较大发展,主要的财务管理学家有美国的洛夫(Lough)、英国的罗斯(Rose)、日本的古川荣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所以,遇有重大决策时,首先必须评估决策对公司价值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1958~1961年,米勒(Mill-er)和另一财务学者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即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上,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与其证券价值无关,而西方财务界对此反响强烈。最初该定理被看做是离经叛道的奇谈怪论,但今天它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显而易见的道理,大多数财务学者认为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贡献,奠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

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金融市场日益繁荣,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此时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早在1952年,马考维兹(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夏普(William F。Sharpe)和林特纳(J.Lintner)在马考维兹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财务管理理论的又一飞跃发展。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导致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  财务管理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融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日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l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 Pricing Model,简称OPM);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 Arbit,age Pricing Theory)。在此时期,现代管理方法使投资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二是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三是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一般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