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绅士的精神气质(8)

像新绅士一样生活 作者:(英)爱德华·伯曼


  谦恭的概念

绅士个性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谦恭。即便到了今天的中国,如果我请一位女士先进电梯或者先进门,她一般都会说出“噢,您是一位绅士”之类的赞许之辞,好像这就是对上述行为的最好肯定。

其实,谦恭不仅仅是为女士开门那么简单,而是绅士生活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着一定的哲学基础。它发端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谦恭观念,英国绅士从16世纪欧洲出版的一系列手册中受到启发,并且很快将这些手册翻译成英文。

当时,最为著名的手册是《孩子的礼仪教育》(On civility in children,原著1530年出版,英文版1532年出版)。作者是伟大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兹马斯,他出生在荷兰鹿特丹,在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接受过教育。《孩子的礼仪教育》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国际畅销书之一,书中概括了人类行为和礼貌举止,也提出了在教堂、宴会、会议厅和卧室等各种场合内行为举止的一些具体建议。该书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一个新兴市场的形成:意大利的各种礼仪指南手册纷纷出版,用以满足绅士购买阅读。其中最具影响的,也许就是卡斯特格里昂1528年所写的《廷臣之书》,这本书写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乌尔比诺城(当时意大利东北部一个重要的小城)的宫廷礼仪。1561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并新绅士的风度在随后三四十年中多次重印。

卡斯特格里昂借用了文学艺术中的一个术语——“优雅”来描述礼貌行为。在他看来,有礼貌的人不能隐没自己的才能,“即对他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很好办,人们都为之惊叹。”这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如同东方儒家学说所主张的那样,有礼貌的人应该总是温和、礼貌地称赞别人的美好行为。为了获得人们的嘉许,谦恭者“日常谈话温文尔雅、和蔼亲切”非常重要。人们希望完美的谦恭者能为其他人树立行为举止的典范。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谦恭者必须掌握自我表现的艺术,尽可能展示出自己完美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必须充分考虑自己周围其他谦恭者的情况,据此调整自己的表现。因此,隐藏在这些图书后面的一个意图,就是将温文尔雅的行为举止标准化,以推广到日渐庞大的绅士社会中去。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尽管举止得体、行为优雅、衣着讲究非常重要,但是,语言仍然是塑造绅士个人形象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17世纪克兰顿勋爵的著作,我们可以在一些最具智慧的人身上看到这一点。比如,对于作家约翰·厄尔,克兰顿勋爵的最高评价是:“他的希腊语、拉丁语都讲得非常优雅。”对于剧作家本·琼森,克兰顿勋爵的评价是:“大大提升了英语在充满阳刚之气的辩论方面的表达能力。”对于稍晚于约翰·厄尔的亨利·利奇,克兰顿勋爵的评价是:“一位英俊潇洒的人,他备受人们欢迎,与人交谈温文尔雅。”对于政治家约翰·皮姆,克兰顿勋爵的评价是:“他讲话语调平缓低沉,词汇丰富,自然得体。”对于约翰·汉普登,克兰顿勋爵的评价则是:“他的讲话和暗示手段,可以让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结果。”可见,这些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人优雅谦恭,能够根据当年由意大利作家建立的社会规范,娴熟地运用语言。

16世纪30年代,弗朗西斯·基纳斯顿爵士打算建立一所绅士学院。弗朗西斯·基纳斯顿爵士是一位富有的诗人,非常讲究礼貌,他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以翻译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作而著名。有意思的是,除了强调诸如马术、剑术、舞蹈等技巧,弗朗西斯·基纳斯顿爵士认为,绅士教育的核心是树立谦恭礼貌的价值观,培养谈话的艺术。原因在于,礼貌和谈话是获得尊敬和声望,以进入王室和其他重要皇亲贵戚交际圈子,进而获得财富的必由之路。就在弗朗西斯·基纳斯顿爵士和克兰顿勋爵的著作发表几十年后,上述观念逐渐成为英国绅士精神的组成部分。由此也就很容易理解,大约与此同时的莎士比亚戏剧为什么如此强调语言,而那些宣扬礼貌的图书手册为什么大行其道,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了。

上述价值观促成了绅士的精神气质,绅士的精神气质反过来又促成了大英帝国的强盛。如果用极其简要的语言概括,绅士的精神气质应该包括骑士般的勇气、服务公众的道德意识、建立于坚定沉着基础上的沉默性格,以及即便处于极端困难境地,也永远不变的谦恭礼貌。在下一章,我们将接着讨论上述价值观如何在英国绅士的言行举止中得到推广和体现。因为不了解英国绅士的外表,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英国绅士”的内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