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2)

我最需要的金融常识书 作者:谢海涛


外汇:为你欢喜为你忧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是以外国货币表示且能够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元、英镑、欧元、日元都是外汇。根据以上外汇的定义,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外国货币都是外汇资产,外国货币必须满足“普遍接受性”、“自由兑换性”、 “可偿付性”三大条件。普遍接受性是指该种外国货币能够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接受和认可,可兑换性是指该种外币资产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资产,可偿付性即指该种外币资产是保证可以得到偿付的。也只有满足这三大条件,才能够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而能够满足以上三大条件的外国货币不太多,不外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港币等有限几种货币。

至于为什么要持有外汇,这也很简单。对于个人而言,你到国外旅游、吃饭、购物时,你直接拿人民币人家一般不愿意接受,因为现在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在国外无法直接使用,那么对于外国人来说,人民币与一张白纸无异,你只有持有外汇或者用外汇换成了所在国的货币才行。而企业要进口来自国外的原料、产品、技术、装备,也需要用外汇支付,没有外汇寸步难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出口规模较小,能获得的外汇比较有限,外汇就比较匮乏。因此,当时我们国家使用外汇就比较“哆嗦”,除了用于进口国内急需的一些先进的商品、技术和装备,其他方面的使用就管制得比较严,外汇也因此成为稀缺品,外汇黑市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汇的存在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知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夹带着巨额的国际资本,率领着庞大的国际游资,肆意地冲击着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以泰国为例,泰国中央银行当时只持有约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国际金融炒家在泰国金融市场上大量地抛出泰铢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度,泰国央行只能用外汇储备不断地买进泰铢,以维持泰铢不贬值。但是当时国际炒家的实力十分雄厚,抛出的泰铢数量十分巨大,泰国央行为数不多的外汇储备很快便消耗殆尽,泰国再也无力维持固定汇率制度,泰铢大幅贬值,国际资金大量撤离泰国,泰国股市随之狂泄不止,很多泰国民众数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在瞬间化为乌有,一向风头正盛的亚洲“四小虎”彻底被击垮。解决了“四小虎”之后,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资本把目标对准了我国香港,妄图将香港作为他们的下一个“提款机”。但与泰国、马来西亚不同的是,香港不仅金融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健康,而且有着更加雄厚的外汇储备(1 000多亿美元)。虽然索罗斯不断地抛出港币,但是特区政府在雄厚的外汇储备的支持下坚决买进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的稳定。之后在我们中央政府更加雄厚的外汇储备的威慑下,索罗斯等金融大鳄方知难而退,香港也避免了被国际游资横扫的局面。

由此可见,外汇储备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考量,如果超出了这个“度”,事物就会发生质变,美好的东西就会变成坏的东西,而我国古代先哲老子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反者道之动”。这就好比我们吃饭,饥饿时,即使只有萝卜咸菜,同样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当你吃饱了再让你吃的时候,你就会胀得难受,这时你每吃一口饭都很难受,此时即使有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

外汇储备也是如此,一旦过多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储备外汇并非没有成本,特别是当外汇储备数额巨大时,这个成本还比较高。对于外汇储备,有一个最优的数量,至于这最优的数量是多少就见仁见智了。一般的看法是,外汇储备的规模保持在4个月进口总额的水平上就可以了,我国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已经远远地超出4个月进口规模的水平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巨额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储备的,而国债的收益率较低,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资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这对于还在大量引进外资的我国来说,实在是很不划算。实际上,我们在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美国人反过来也拿着我们买美国国债的钱到我国来投资,获取高额的产业利润。

这就有点意思了,一方面穷人将给富人打工赚来的辛苦钱借给富人,而富人却拿着从穷人处借来的钱再雇用穷人打工,用赚取的利润来归还微薄的利息。无论如何,这种模式都很别扭,这只会造成马太效应,美国越来越富,而中国却相对变穷。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外汇资产是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一旦美国人猛然开动印钞机,大量地印制美钞,那么必然会使美元贬值,美国的债务负担减轻了,而我国辛辛苦苦赚取的外汇却在瞬间大幅地贬值,遭受重大的损失,岂不冤枉?因此,在无法对美国货币发行进行有效约束的前提下,美元储备越多,意味着风险越大。

如此看来,对于超额的外汇储备,实在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所以,外汇储备还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