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求天求地不如仇和”(8)

仇和十年 作者:包永辉


早在王益和来沭阳之前,宿迁市纪委曾对姜正成调查两个多月。姜正成与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耿东明因罚款分配不均,长期不睦。两个人各自都找一帮人整对方的材料,有些是捏造的,有些事出有因。宿迁市纪委查了两个多月,一无所获,遂下结论: 没有问题。有了这个结论壮胆,姜正成立马找到市委书记徐守盛反映: 市纪委也跟我见过面了,现在该给我安排工作了吧。仇和在整顿治安时,将姜正成调离公安局,放在县政法委闲置。

“徐书记很恼火,让县纪委好好查查。”王益和说。

专案组很快从人民来信中发现县公安局招待所所长给姜正成送钱的线索,不到一周时间,就基本查实姜正成受贿事实,随即对姜实行“双规”。因为姜是沭阳县委常委,遂由市纪委从泗洪县抽调的田宝玉、张建国具体审查。

姜正成毕竟是公安局长出身,反侦查能力强。他被带到泗洪县大兴镇招待所隔离审查后,很快就捕捉到了机会。招待所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名叫耿小青,沭阳人。每每她来打扫卫生时,姜正成都会装出一脸的无辜,主动与她拉家常,言语间充满冤屈与悲伤。

“孩子,你是沭阳人,我也是。我是个好官,受了歹人的陷害,我冤枉呀!”一天,姜正成瞅准时机,涕泪纵横,扑通跪在耿小青面前苦苦哀求:“帮我送封信出去吧,家里人都不知道我在哪儿呢,他们会有多着急啊!求求你,你是我这辈子的大恩人。”

少不更事的服务员哪里经得起这般哀求,她以为人不伤心不流泪,面前的这个和他父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可能真有冤情。她在提心吊胆中悄悄将姜正成托付的信件寄出。收信人名叫姜恒山,是姜正成在沭阳县财政局工作的叔叔。

从耿小青的嘴里,姜正成还成功地打听到了负责审问他的办案人员张建国的家庭住址。他在信中让姜恒山火速给张建国家送去1万元钱。

随后,姜正成将主攻的目标瞄向张建国。他向他哭诉: 自己并无半点问题,只因在沭阳官场受到“奸佞”排挤。因为有了钱的铺垫,张建国很快被拉下水,他先后偷偷帮助接受讯问中的姜正成带出了5封信,每次都是张到外面打公用电话,通知姜恒山来取信。信中,姜正成让姜恒山翻供,咬定说各派出所所长送给姜正成的钱都已退还了。

也许真是天不藏奸,姜正成“双规”中的遥控没能掩盖真相,反而加速了他犯罪事实的败露。由于信中涉及的人名太多,姜正成家里人记不住,没有将这些信件销毁,而是留在家里的桌子上。当时,专案组已确定姜正成受贿1万元的事实,已够立案,遂对他刑事拘留。当办案人员手持搜查令出现在姜家时,5封串供信还摆在桌子上。

“气数已尽!”王益和说,这样反而好查了,因为牵涉之人、之事信中说得一清二楚,顺藤摸瓜即可。令办案人员吃惊的是,信中竟然还有张建国家的电话,以及要感谢他云云。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多少聪明人——自诩为或自以为聪明的人,在重复这一宿命。姜正成获刑6年,张建国也锒铛入狱。

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与周末舞会

为期近一年强有力并卓有成效的反腐举措,为仇和接下来的改革施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赢得了民心。现在,疾风骤雨过后,是让干部们舒缓高度绷紧的神经、放松心情的时候了。

现在,随着查处县政协副主席叶志连、副市长黄登仁、县委常委兼公安局长姜正成这“三大战役”的结束,沭阳反腐风暴渐渐归于平息。

当狂风掠过海面,宁静再次主宰沙滩时,清算“落水者”、打扫干净屋子便成了最后一道工序。

那一年,沭阳一共受理初查案件286件,查结267件,查处党员干部243人(包括党内处分),移送检察机关11件,其中刑事处罚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就有7人: 黄登仁、姜正成、耿志君、陈震、叶志连、侯建滨和农业银行沭阳支行行长汤宏(此时任农行宿迁市分行行长);涉案副科级以上干部35人: 袁茂堂、宴友宾、窦道仁、耿东明……还有徐守诚、张汉乐等人被撤销职务,留党察看。沭阳官场经营多年、盘根错节、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堡垒”终被摧毁。掀动反腐按钮的人,正是仇和。

腐败分子特别是那些多年横行乡里的贪官锒铛入狱大快人心,一些老百姓甚至燃放鞭炮以示庆祝。大小官员们在畏惧中开始收敛,官场风气逐渐扭转。

1997年底,暴风骤雨式的办案结束,所有办案人员全部从粮贸大酒店撤出。但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一直在沭阳官员的心头晃荡。“请你到粮贸去!”这句当时令人心惊肉跳的话语,尽管在往后的日子里被人们当成了玩笑,但听了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