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茶乘小引(2)

明报: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


茶友中国,茶风也不弱。美国近邻的中南美小国,人民始终贫穷,长期沦于苛政。苏联的东欧附庸和亚非与国,也是。唯独中国往来通商的四邻个个繁荣。仅仅香港茶厅饮食业,在欧洲美洲东南亚大城小镇开拓的宋城唐人街,数目规模已超过从前外国的租界十几倍。香港人的族谱,不少南北朝唐宋血缘,祖先会鲜卑语突厥语和各地方言的很多,今天他们在海外语言文化适应力之强,远超过外国人之上。这也是诗史、奇迹。中国强,不侵略,供养全世界茶饭。

饮茶勿谈国事。我想,应该有人动手写一部茶谱茶史的时候到了。我喝过四川茶、福建茶、江西茶、浙江茶,什么毛尖、雨前、六安爪片、龙井、云南沱茶、潮州茶、日本御苑清菜、苏联铜炉煨茶、蒙古奶茶。还主持过大批湖南安化茶砖运到青海新疆的事。茶的品种还多得很。西方人爱甜茶和奶,我国清茶先苦后甘。中国饮量,国大,量大;英日小岛,国小,量小。英国这里,茶叶交易所规模极大,样品几千种。开会,衣冠俨然,像枢密会议,厅堂全部紫檀镶装。亚非两洲运茶来的茶箱,一尺八寸长宽,一尺四寸高,木料很好,市面到处有售,一镑半一只,卖给人作书箱什物箱。中英两国有同好,喝茶,应该有大宗茶交易,但英国茶市由印度锡兰占去。中东回教国家也如此。祁门红茶已成绝响。目前戒烟忌酒风尚盛行,正是在海外开设茶居机会!

中国茶史从何时开始?说法很乱。我看,茶不会早于唐代。以前都是药草茶,像神曲、五式茶、乌头茶、人参茶之类,叫做荼。嵇康说酒肉伤内脏,但是没有想到喝茶。魏晋清谈而没有茶,很可惜;提到的琼蕊玉英紫芝,不知是那些药草茶。

早茶时,邮差上门,信件中有北京寄来《农桑辑要校注》一本,其中有种茶法。作者石声汉。《农桑辑要》七卷,元世祖朝司农司撰以颁行。《元文类》收蔡文渊序。焦竑《经籍志》与钱曾《读书敏求记》皆云七卷。《永乐大典》作二卷,非有残缺,盖修书时并合之。

书里根据北京图书馆藏我外祖父傅增湘手校本,及手录卢文弨据元刻本对勘校记的武英殿本。现在北京农业出版社《农桑辑要校注》的作者石声汉先生,在校注后记提到窝阔台汗(元太宗)不听蒙古将帅将长城内农地改为牧场的主张,采纳耶律楚材的意见,重农以裕税收。忽必烈汗(世祖)至元十年秋天刻成《农桑辑要》分发给各省劝农官。

元代收农田改农社,设农官督导,效果如何?饮茶翻书,忽然在元人姚燧《牧庵集》卷九《学稼亭记》,映入眼帘一段话:

"言不可执一。求其学者,由之,不可执一。居者,官使然也。且官以农为名,而曰,吾学稼之,是羞教督之不先也,艺树之不勤也,铚获之失有秋也,使千耦之夫环视其授法。如此,旷怠而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