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蒂莫西·皮克林(3)

隐蔽的总统 作者:刘文涛


1794年,美英陷入战争危机,国内对英战争的呼声空前高涨。美国政府派遣约翰·杰伊与英国人谈判,双方签订了《杰伊条约》。该条约使美国避免了与英国交战,但由于许多人认为美国做出的让步太大,因此在国内受到严厉批评。在国务卿伦道夫的劝说下,华盛顿暂时没有签署。但后来英国转来了截获的法国公使富歇的公文,公文中说伦道夫与富歇之间有一笔金钱交易,而伦道夫接受的金钱则被用于国内的党争。公文措辞含混,似乎被涂改过。皮克林迅速请回在家休假的华盛顿,“揭露”了伦道夫的“阴谋”,结果,不仅使华盛顿批准了《杰伊条约》,而且迫使伦道夫辞去国务卿一职。

在挑选伦道夫的继任者的时候,华盛顿遇到了一些麻烦,有几位合适的人选拒绝受命。最后,华盛顿接受了汉密尔顿的建议,任命了一位“品格高贵的二流人物”充任国务卿,他就是蒂莫西·皮克林。但皮克林在政界的声誉也因此遭受损害。

皮克林是内阁中的汉密尔顿派,主张实行亲英外交。虽然也对英海军在公海上强征美国海员表示强烈愤怒,但对法国大革命及其原则表现出的敌意是根深蒂固的。在亚当斯政府时期,美法关系急剧恶化,政府派出一个使团访法以解决分歧。但法国外交部长未出面接见使团,而是派出几个说客诱使使团向法国行贿,而后才能谈判,遭到法方拒绝。消息传回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对法作战的呼声高涨。皮克林亦鼓动亚当斯总统对法宣战。他还针对所谓的美法“准战争”问题大做文章。后来,他进行了针对亚当斯总统的密谋活动,以抵消总统的对法和解政策。亚当斯了解了这一内幕后做出了强烈反应,痛斥了皮克林的“背叛”行径,要求他辞职。皮克林对此表示了抗议,并说自己不能放弃三千多美元的年薪。亚当斯最终解除了他的职务。

皮克林被解职还有另外一个背景:亚当斯总统原来对皮克林就不太满意,只是看在华盛顿的面子上才留用了他。1799年华盛顿去世之后,亚当斯开始着手整顿他的内阁,皮克林在清理之列。纵观美国的前十位国务卿,皮克林和后来的罗伯特·史密斯是最弱的两位,他们被解职的主要原因也有相似之处——冒犯了总统。

离职后的皮克林曾十分消沉,生活也一度贫困潦倒。由于当地律师界中的头面人物对他持敌视态度,他不得不外出谋生甚至当过小农场主。但他是一个坚强和不甘寂寞的人,在友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了两年的沉寂,他又逐渐振作起来。

联邦议员、余热 1802年,皮克林重回政治舞台,但经历十分坎坷,个人事业和政治生涯不断经历失败,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后终于进入了参议院。此时的国会已今非昔比,联邦党人的势力迅速萎缩,皮克林从一开始就是以少数派领袖身份出现在参议院的,充分显示出了保守主义的政治倾向和十足的韧劲。期间,他继续坚持已经过时的联邦主义原则,是敢于公开质疑杰斐逊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如购买路易斯安纳等)的少数议员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