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第二章 为什么要排毒(4)

无毒善其身 作者:韩郸


? 有害化学物质的致癌性

时至今日,癌症已经逐渐在我们面前摘掉了神秘的“面纱”,随着对癌症认识的加深,癌细胞的“作案”机理也逐渐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但是,这一切却只能说明癌细胞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因为癌症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什么原因让癌细胞变得这么大胆了呢?生活中的各种毒素就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帮凶”角色。

多种多样的致癌物

在能够致癌的毒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癌症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还有一些是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按照致癌物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化学致癌物和物理致癌物等,其中化学致癌物的种类最多。

化学致癌物在生活周边环境中广泛存在,能够诱发多种类型的肿瘤,潜伏期一般为20年左右,时间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四五十年,短的为1—2年。

化学致癌物按照致癌的作用及理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三种: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化学致癌物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就是多环芳烃类物质、黄曲霉素等,这两种化学物都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不可不防。

水污染可致癌

有一项可靠的调查资料显示,生活在被工业废水污染的水中的鱼类发生肝癌的几率,要比生活在净水中的同类鱼高得多。由此可见,水污染与人群的癌症发生率有明显的关系。

为研究饮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作用,近20年来,许多国家都进行了饮用水和水源水有机萃取物致突变性研究。美国环保局从自来水中检出20多种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污染物,检测出26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还有的研究者进行了饮水与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此外,饮水加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如卤代甲烷等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使得人们对加氯消毒后的饮水致癌性的危害忧虑有所增加,认为饮水中三卤代甲烷类的物质可能与膀胱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度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水污染与癌症发生率的相关性依次为胃、直肠、食道、肺、肝和胆、结肠、胰、乳房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