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1)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现在,这种变化和变革,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日益广泛而深刻,并且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面貌。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25年全球趋势》报告中称,未来20年中国将拥有最大影响力。日本内阁2010年5月发布《世界经济趋势》报告预计,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占全球23.9%,是日本的4倍。有西方战略学家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美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认为,东方崛起大势不可改变。他指出,在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对北京进行历史性访问时,美国工人的生产率是中国工人的20倍。中国当时在全球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现在则升至14%。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事件一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成为21世纪的伟大事件。这是一个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进程。

大国崛起,要有经济准备、政治准备、军事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

一、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多次讲过,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毛主席讲的,是两个落后,一个经济落后,一个文化落后。他后来还有个形象的说法,叫一穷二白,穷指的是经济,白指的是文化。

经济落后问题,引起了全党全民族的高度重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平均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尽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农业基础还很薄弱,产业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城乡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还很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按联合国人均一天一美元的生活标准,中国今天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年还要解决2400万人的就业问题。中国要真正发展和强大起来,还要走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我国经济总量和许多产业制造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2005—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8万亿元增加到近4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7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国家财政收入从3万亿元增加到8万亿元,出口额和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4月,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通过改革方案,中国的投票权将由2.77%提高至4.42%,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行第三大股东国。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改革方案,中国持有份额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从3.655%升至6.07%,成为居美、日之后拥有第三大表决权的国家。

总体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

但能不能因此说,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呢?目前还不能这样说。我的认识是,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讲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是因为我国硬实力上升很快,文化软实力建设还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

在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国际体系变革期、与世界关系磨合期的关键时期,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前,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三个历史性课题,或者叫做三个历史性挑战:

一是,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