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茗心(三)(5)

山居性纪:性是种子,禅是花开 作者:吴光磊


 

“富翁诚恳地说:‘我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富有是某种与物质、财富没有关系的品质。感谢上帝,我有幸遇到了你——一个丰富的人。’”

听到这儿,我心急地问:“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丰富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丰富的人呢?”

老泡未卜先知似的诡异一笑:“我猜那看门人也一定会问这样的傻问题。”

说着慢悠悠地往杯子里斟满茶水,笑着递给我,恢复了他一贯的“狡猾”——“喝茶!”

我这个“恨”呐……百爪儿挠心。可是,斩钉截铁,时间尚早他却似要送客打歇儿了。于是,那天的谈话就这样,兴冲冲地嘎然而止,在悬念与我猴儿急的渴望中,结束了。裳儿,我可不卖关子。毕竟,我们曾在一起朝夕相处,太默契了,有时彼此一个眼神就已会心,等于为这做了最好的准备。过去,之所以还没有为你直指,是觉得你总是对我还有一丝疑虑。现在,也许因为思念反而会更入心更易于领受。我想,时机应该是成熟了的。要知道,只有完全的相信与敞开,才能缔结最深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成最真实而完美的传递,才能最快地相应而得到同样的心态与感受。这也是你练的瑜伽最核心的密意。

那么今天,就让我接着这个故事来为你进一步拆解这个迷局吧——

裳儿,比如树上有一只鸟在鸣叫,你听见了,看见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谁是那个背后的听者看者呢?答案显然不是躯体、肉体。

你有没有想过,那个能听能看的你到底在哪里呢?

不过,你还是先别想了,枉费心机,越想越错,这个问题也曾经令我抓狂。

《圆觉经》云:“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若做通俗有趣的解释,大概应该如此描述:人们错误地把具备四大地、水、火、风这几种性质的物质、把一堆不断生住坏灭的细胞或者以现代物理的观点把一堆不停运动变化着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组合体,认为是自己的身体。

错误地把不断触及的、变化的外境带给人的图像、声音、味道、肌肤感觉以及思想念头等等在心中留下的烙印与感受,认为是自己的心理。

而这身体与心理的组合被当作是“我”——自己。

显然,人的确如此,而这样说是要以此来揭示“自我”的虚妄不实,揭示它不过是一个无常变化、因缘合和的聚合体。

佛说“自我”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这样剖析是要让人放下执着,破除人们对“自我”虚妄的错觉,以拔除这个痛苦的总根子。

并且,这解构还要再进一步,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其中的问题:诚然,这一切现象是虚妄的,可是又是谁在其后感觉着这一切呢?分明这背后,有一个能感觉的东西,那才是“自我”的根子、“自我意识”的根子,要破除“自我”,就得彻底地认清它,挖出它隐匿的藏身之处。

这件事非常有意思,见证“无我空性”,却是要在充分地了解、看透“自我”,或者说是“自我意识”彻底成熟之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