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千风味”张家菜

老滋味 作者:周简段


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曾写道:“大千蜀人也,能治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羹饷客。”大千曾笑对朋友们作过自我评价:“以艺术而论,我善烹调,当更在画艺之上。”可见他的烹饪手艺之高。但说来很奇,大千的烹饪手艺竟是在土匪窝里学的,那还是大千十八岁时发生的事。

这年春节后,张大千跟随一伙商人从内江回重庆“求精中学”读书,途中,他被一彪人马蒙眼带上了山。山寨大王要大千写信告诉家中被绑了票,要家中速拿千块银元来赎人。后来见大千信中称他们是江湖好汉,又写得一手好字,遂改变主意,要留大千当山寨“军师”。从此大千“落草为寇”,开始了他平生奇特的“土匪生涯”,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生活。山王为防大千逃跑,叫一姓张的厨师负责他的“安全”,队伍外出他就跟厨师在一起守山寨,大千无事也就经常观摩或帮助厨师烧菜,在厨师指点下,大千竟将蜀味学得似如名厨。日久山王对大千戒备也松了,大干在取得张厨的理解和同情后,终于逃跑。他在这百天与土匪生活的唯一收获,使他对烹饪入了门。

大千一生不吸烟、不饮酒,但生性好客,所以大千家中经常人来人往,食客不断。大千有一习惯,客多热闹,他的兴致就高,胃口也就好。著名老画家谢稚柳在回忆时说:“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待友热诚,每每亲入厨房弄菜奉客。”他和客人谈笑的高潮,也几乎都是餐桌上评厨论菜的时候。张大千曾幽默地说过:“读了一辈子孔圣人的书,就只两句做得到,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大千一生遍游名山大川,赏尽各地美食,他集诸味之长去粗取精,以在自己的烹饪中巧妙吸收,融汇合一,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千风味”。如“红烧狮子头”是大千拿手菜之一,他在国内制作时,沿袭传统做法,精瘦肉与肥膘要有严格比例,剁细调料精拌更有论究,必须下油锅炸至艳丽的金黄色,脍制时的火候亦有学问。

大千设家宴总有亲手书写的菜单,这既是张家作客的宴请凭证,也是大千的墨迹真实,故客人赴宴不是争尝菜肴,而是争抢菜单。一九八一年张学良在大千家作客时得到一份菜单,他精心装裱成手卷,特在后部留下空白,于次年邀大千书题留念。大千“戏图数笔博笑”,画了白菜、萝卜和菠菜,题名“吉光兼美”,并赋诗一首。这张集诗书画于一身,有九位名人在录的普通家宴菜单,如今仍收藏在张将军藏品中,成为烹饪界和收藏家瞩目的一件稀世艺术珍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