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职场靠山?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官职比你高,实力比你强可以为你挡风险,关照你的人。有靠山职位才做得长,有些人即使没有实力有强大的靠山也能混得下去,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有两个年轻人,走的就是典型的靠山型职业道路。李华和张力同时进入公司工作。当时公司的经理是李华的亲舅,有这样一个过硬的靠山,因此进入公司后李华就一直在机关工作。而张力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也没什么有个一官半职的亲朋好友,只有去一线老老实实工作。机关的工作本来就轻松,再加上李华又有经理做靠山,同事们都让李华做些不动脑不费劲的事,李华呢,也乐得落个悠闲。上班报个到就泡在公司里的电脑浏览网站,玩玩游戏,有时不想上班了,打个电话跟主任说一下也没什么关系。因此对李华来说,最忙的时候就是月底那几天,公司机关组成检查团对各基层检查工作。名义是检查工作,其实是借机会喝酒打牌。2年过去了,李华的业务没有上去,打牌喝酒却很精通。
正应了“有什么都不如有靠山”那句话。自从有了亲舅这座靠山,李华在公司里顺风顺水,心不劳、神不操地荣升为公司办公室主任。想到张力仍然还在基层艰苦奋斗,李华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李华的亲舅退居二线了。新经理一上任首先对臃肿的机关人员进行大刀阔斧般的改革,部门整合,多余人员去基层自找岗位,找得到继续上岗,找不到就得下岗。李华想,再怎么他也是个主任,公司的中层干部,不至于沦落到自找岗位那么惨吧,但结果偏偏就是这样惨——李华要自找岗位。李华急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找张力。没有靠山的张力凭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现在已是公司一个下属部门的负责人。李华希望他能看在一起参加工作的份上,可以给李华一个机会。张力很爽快,他说,你看看这些岗位,哪个你能做我就接收你!李华无言以对,因为他自己最清楚,尽管参加工作多年,李华却从来都没做过什么具体工作。谁愿意接受这样的人为自己干活呢?
李华的故事,是传统理念人们对有靠山的人的认识和偏见。现在职场中,靠山的概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狭隘,早已不是只给自己提供“吃喝玩乐的避风港”,而是向所谓的“靠山”学习他的经验,在他的指点和庇护下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以前那种寄生虫似的“靠山”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是要以靠着别人使自己成为大山的心态来认识靠山、面对靠山和寻找靠山、利用靠山。
小王的运气很好,他出入职场就遇到了一位不用寻找的“靠山”。他的顶头上司在公司里权力非凡,善于倾听,常常给下属机会,还勇于保护下属。如果谁不小心惹了麻烦,他就会出面解决。不过,小王刚被招进公司几个月,上司就跳槽走了。他的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没了“靠山”的保护,小王成了被排斥的“边缘人”,甚至还成了被攻击的靶子。大部分时间他不是在工作,而是非常警惕地猜测暗箭会从哪儿射过来。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小王的大树抬腿走了,使他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没人去想他的才能和对公司的贡献。就算他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但是靠错了树,就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吗?小王一直为了这个问题困惑不已。
在小王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背靠大树的好处显而易见,紧跟着你的上司,他在往上走的时候也会带着你。在公司里蜗牛一般慢慢的升迁道路中,借助大树的力量不失为一条捷径,还顺带收获了大把好处,包括金钱和权力。但这么做也有危险。一旦上司换人了、走了或者淡出公司了,他最看中的人就成了靶子。这也是现实存在的,令很多职场人士困惑的问题。
小王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格力,而是共性问题。大部分办公室的确都是盘根错节的丛林,很多职场上的行为与动物世界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异。狮王新立的时候,都会杀死前一任狮王的所有后代,以便繁衍自己的后代,大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是一样。这很原始也很野蛮,但是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因为新领导和其他人搞不清楚该不该信任“前任的人”。一位经历了多次公司震荡的经理甚至说,经理人都是这么做的,职场上的人也都接受。如果想留下来,惟一能做的只有卖力工作,得到新领导的认可。也就是失去一个靠山,经过自己的努力再找到另一个靠山的过程。
因此,寻找靠山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尽管有一天会面临“大清洗”危险,但是为自己找个落脚的地儿是不是比那个未知的清洗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