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节:第五章 泡沫与风暴(1)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作者:诸总


第五章 泡沫与风暴

第一节 泡沫破灭之时

“泡沫”这个词在经济学中被用来形容虚拟资本大大超过现实资本的现象,人们最常听说的是股市泡沫。

炒股的人都知道,当股市出现泡沫的时候,是最容易赚钱的时候,但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在泡沫破灭之前逃出,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股票实质上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简单说来,所谓的虚拟资本就是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之所以称之为虚拟资本,是因为这些钱并没有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它们只是用来进行投机,也就是通过高买低卖来赚取差价。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虚拟资本是如何产生泡沫的。

武大的食品公司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计算下来需要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资金,可他自己的资产并没有这么多,那么他只能选择找别人去借钱,也就是所谓的“融资”。

武大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找认识的朋友借钱。这么大的一笔数目,靠私人感情恐怕很难及时筹到;第二,找银行贷款。只要你的信誉好,银行会很痛快地贷给你钱,但是你必须要付出不小的利息;第三,发行股票,到股市上去融资。这种办法的资金成本最低,只要付一点上市的费用以及以后给股东的分红之外,可以不用归还本金。

武大决定上市融资,于是他发行了5000万股股票,每股票面价值1元,得到了5000万元资金,这个过程是在证券发行市场,也就是所谓的“一级市场”中完成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股市,则指的是“二级市场”,也就是买卖已经发行的股票的流通市场。

武大在一级市场中卖出了他的股票,拿着5000万兴冲冲地回去扩大企业规模了。而买入他的这些股票的人则成为上市公司“武大烧饼”的股东,如果公司赚了钱,他们就可以按所持有的股份获得分红。但如果他们不愿继续持有“武大烧饼”的股份,是不能去找武大退钱的,他们必须到二级市场中将这些股票卖掉。有的人不看好“武大烧饼”的前景,于是想把手中的股票抛出,而有的人却看好“武大烧饼”,愿意继续持有或买进它的股票,这样就形成了股票的交易行为。

当人们看好一家公司,认为它能够给股东带来较高利润的时候,大家就会争着购买它的股票,股价也就上涨了,而当人们不看好这家公司的时候,则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而股价也就跟着下跌。

我们可以看出,在股市上买进卖出“武大烧饼”的这5000万资金并不是武大用于扩大企业规模的那5000万。如果武大的企业效益很好,他的股票就会升值,如果从1块钱升值到10块钱,那么全部“武大烧饼”股票的价格就变成了5亿,但是武大用于企业的资金并没有变多,还是5000万。

武大虽然赚钱了,但并没有赚到10倍这么夸张,那么这10块钱的股价中就有了水分,如果他的公司看起来红红火火,而事实上却在亏损,那么这其中的水分就更大了,这张股票根本不值10块钱。这就是所谓的“泡沫”。

中小投资者是股市泡沫破灭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很难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在灾难发生时,他们往往最后得知,因此损失也往往最大,经历一次这样的灾难也许就会损失他们一生的积蓄,就连科学家牛顿也曾在英国南海公司泡沫中损失了20000英镑,他感叹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国际化,使得泡沫经济的发生更为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处理对策更加复杂。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一种具有虚拟资本性质的资产,同时,随着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现代的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产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