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2)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向往名牌的辣奢族;疲于奔命的奔奔族;为买心情而买东西的烧包族……

各个群族仿佛囊括了当今生活中的所有新新人类。互联网强大的凝聚力,加速了每个群族的形成,为人们寻找自己的族群提供了方便,更多人能够彼此交流信息,分享感兴趣的生活方式。

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多元化时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结果让人触目惊心——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

这个比例显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中国人口众多,也就意味着“穷忙”一族人数的庞大。

“穷忙族”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的。有人把“穷忙族”的特征归纳为:“穷忙族”=“月光族”+“过劳模”。但根据众多被调查者的事例显示,更确切地说“穷忙族”应该是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的群体,即“穷忙族”=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的一些具体实例来体会一下“穷忙族”的穷忙。

上海市某私企白领白彦很坦率地承认,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穷忙族”,她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平时常常忙得四脚朝天、疲于奔命。有一次,她的朋友问她为何那么忙。她长叹一声道:“我来跟你说说今天上午发生的那几件事情吧。”

“我今天早上刚进公司,就有几个人找我汇报问题。首先是公司的前台,她告诉我,早上有客户打电话来抱怨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收到电子邮件。我立即去查自己的邮箱,发现信件太大被退了回来。

“赶紧把邮件分批发出之后,接着项目执行部的同事就来问我,为什么客户说活动场地布置不符合要求。我突然想起客户的确说过场地要求的问题,但是我以为他们会与项目执行部的人直接沟通。结果我只能忙着跟客户解释并马上做出补救的安排。

“两件事处理完之后,已经快到中午了,没想到策划部同事又来找我,说,明天是一个提案的截止日期了,但是我还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资料。结果我中午饭都没吃就忙着准备资料,哎……”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白彦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前面提到的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工作关系,会见客户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因此白彦总是想办法穿得体面一点、打扮得精神一点,这样才能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此,白彦每月不得不在穿着打扮上支出一大笔费用。这使她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工资基本上月月花光,甚至有时出现意外还要向别人借钱。尽管她自己心里确信“穷忙”只是暂时的,但想到日后的发展,白彦依然是愁眉不展。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铁刚进入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他工作格外卖力。可是每天刚一下班他就开始找人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装出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心里乱得很。每到月底发薪水的时候,心情更是难以言说。

李铁刚还说:“自从走入社会以来,我内心一直感到焦虑,对于未来有一种非常紧张的感觉。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稍微不努力,等过了30岁就很难再有机会了。所以我很着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销这个行业的基本工资不多,靠的就是业绩。对于新人来说经验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资深前辈们的指教,总得表示表示才行。最起码也得请吃顿饭,小地方拿不出手,高档饭店吃一次差不多就是月工资的一半。还要应酬客户,每次与客户面谈签单时的饭局自然不能让客户埋单了。”

为了尽快走出低薪阶层,李铁刚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处理大量业务来提高业绩。所以每天晚上自愿加班到八九点钟是很平常的事。像他这样的业务员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工资自然是攒不下多少,最终的成效也可能付之一炬。李铁刚从内心发出疑问:又穷又忙难道就是新人的生活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