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1)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

一个时代铸就一种个性,一种个性成就一个时代。放荡不羁、我行我素或许是一种洒脱,一种气概,但是当你率性而为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成功的航线。

随随便便夸海口

对于“穷忙族”来说,最忌讳心浮气躁,自高自大,随随便便夸海口之类。有的“穷忙族”认为自己说话不用负责任,便信口开河,山南海北,夸夸其谈。这样不仅易招人烦,而且信用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有些人习惯了夸口,说话时经常夸口是为了表现自己做人做事还不错。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既没有故意撒谎的意图,也没有决心兑现承诺的诚意。他们答应某件事,如果方便的话,也会兑现;稍感困难,就找借口推脱。

有一个年轻人,在某公司当主管。邻居的妻子是个下岗工人,问他可否帮忙找份事做。他一口答应:“没问题!这点事算什么,交给我好了!”过了几天,邻居的妻子来问这件事时,他说:“暂时我们不招工,过一段时间会有招工计划,你不用着急,这点事包在我身上。”其实他是随口敷衍。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的妻子又问他工作的事,他就说:“我们只招30岁以下的,您不符合招聘条件。”邻居的妻子没想到等来这个结果,满心不快,开始到处讲这个年轻人不诚实。

人贵在自知,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而不自知的人,都是爱慕浮于表面的虚荣,他们基本上都是外强中干。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随随便便夸口者在人际交往的圈子里终会无立足之地。

赵女士生在她刚到工作单位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春风得意,她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非常自得。因此每天都极力吹嘘她在工作中的成绩,吹嘘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等等得意之事,利用一切机会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儿子差两分没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事极为苦恼,大家都在极力劝慰,而一旁的赵女士生却插嘴道:“不用烦恼,不就是上清华大学么,我老公的叔叔是清华大学的主任,他今年负责招生工作,你肯花钱通融的话,你儿子上清华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同事见赵女士说得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答应了。没出一周就拿来5万元钱暗地里给赵女士让其帮着打通关系。赵女士还是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告诉同事回家等着清华的通知吧。

结果,一等就等了两三个月,大学新生军训都快结束了,那位同事的儿子也没有接到清华大学的通知。这位同事便去找赵女士问其原因,赵女士从怀里拿出了那5万块钱递给同事,说:“真是对不起,我老公他叔叔是块死木头,油盐不进,我嘴皮子都磨破了,他硬是不肯收下,说什么照章办事,真是迂腐透顶。”

同事愣愣地看着赵女士,什么也没有说,拿过钱转身走了。

只管自己一味自我吹嘘,随便应允别人,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这样的人在众多的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谁都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尽管不直接说出来,也都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对他的吹嘘贬斥一顿。即使有优点,有能力,最好也是由别人去发现。“穷忙族”一定要以此为戒,这样才有人际交往中的震慑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魅力”。

做人不随随便便夸海口,做事业也是一样。

江苏无锡有一家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曾多次被评为“江阴市优秀民营企业”。

为何获得如此好评?原来,在创业之初,总经理刘立就明确了一个成竹在胸的宗旨,要以诚信的态度办企业,不做力不能及的产品,不生产华而不实的虚名产品。用刘立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能做什么产品就做什么产品,我暂时不能做什么产品,就不急于去做,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去做,决不能随随便便夸海口,吹牛皮,标榜自己什么产品都能做,结果什么产品也做不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