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4)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蒙田说过: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勇于放弃的结果。

“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杨振宁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于1943年赴美留学,留学期间,杨振宁立志想撰写一篇物理实验论文。经由费米教授的安排,杨振宁结识了素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并跟从泰勒博士做理论研究,他还顺利成为了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杨振宁在艾里逊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了近两年,曾一度被艾里逊实验室里的成员戏称为“爆破专家”: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这都是由于杨振宁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经常会出试验故障。

因此,杨振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泰勒博士的关怀和开导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梦想,进而把主攻方向改变到理论物理研究上,自此走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的道路。如果杨振宁一条道走到黑,不肯放弃最初的梦想,恐怕至今“杨振宁”也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符号。

人生之中有时拥有的内容太多太乱,心思太复杂,负荷太沉重,烦恼太无绪,诱人的事物太众多,妨碍着人们生活的秩序,无形而深刻地损害人类。

不懂得放弃的人,在生活中总将两眼盯在眼前的标杆上,一生就像北方腊月的浓雾,模糊不辨方向。就只管一路忙,一路走,不思考,不回头,越走路越窄,最后不知不觉钻进了“穷忙”怪圈。然后便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弃,于是青春美丽的容颜与悠悠岁月擦肩而过恰如风过竹面,雁过长空,就像苏东坡的人生长叹“事如春梦了无痕”。

很多人大概都看过电影《卧虎藏龙》,片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男女主角坐在一个凉亭之中,亭外竹林翠绿,凉风徐徐,一片与世无争的怡然自得。其中主人公有这样一句对白:“我的师父常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得到的是一切!”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你需要学会放手,放手不代表对生活的失职,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机。然而学会放手要比学会紧握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

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选择也不懂得去放弃,那一辈子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

漫漫人生路上,只有舍得了放弃,才能甩掉“穷忙”的包袱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所收获。一个人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他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小利益,不为小恩小惠所动,这是摆脱“穷忙”的根本。当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赌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敢于下注。

好斗成性

竞争不是争斗。有些“穷忙族”误把竞争认作是争斗,抱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甚至好斗成性,养成了恶习,结果变得更加“穷忙”。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戒,其中有一戒就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意思是说,到了壮年时的人,血气正好刚强,难以忍受一朝之忿,好与人争斗,早晚会招凶惹祸,所以需要戒斗。戒斗的积极意义,即是将饱满的体力和精力用于正当的事业。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信奉“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好斗成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首先是关系的破裂,争斗的结果就算你赢了也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输的一方就更不用说了。用争斗来对抗争斗的结果往往会引起更大的争斗。所以避免争斗是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而不单单是输的一方。

好“争”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争”可以使人进步,“争”可以使人提高,有“争”的念头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是,这些“争”的出发点都是良性的,都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都是有尺度有限制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