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中国房地产怎么了?(2)

中国房地产到底该怎么办 作者:常青


由此,社会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个阵营: 有房阵营和无房阵营。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而买得起房子的人,虽然自己不缺房子却在不断地买房子。因此,纵容投机性购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财富分配的极端化,富人和穷人数量都在增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市中穷人区和富人区的对立日益明显。

昨天的问题才造成今天的结果,而今天的苦酒只有明天的人能够品尝到!

无可争议的是,高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在蔓延,而且很容易引发经济与社会问题。同时,房地产问题已经扼住地方经济的喉咙,地方政府的很多政策被置在两难之中,选择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但无论怎样,我们必须下决心扭转这一局面,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当然,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并非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德国和新加坡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了民生和增长的均衡,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新加坡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为国民提供了最好的住房体系,1968年由李光耀倡导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使得85%的新加坡国民居住在政府兴建的组屋里,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要求。在德国,从未将房地产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德国从一开始就将房地产定位为“民生”工程,政府通过发达的租赁市场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通过完善的税收法律手段抑制了投机性购房,并通过契约型住房金融体系给了低收入家庭适当的补偿。

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并且在“十二五”期间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税收体制完善、信贷配套政策、土地财政改革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以成套住房计算,目前中国城市户均仅有0.74套住房,距离户均1套的目标尚有距离,城市居民住房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应该处于泡沫积累的初始阶段,这就为我们彻底解决问题提供了空间。

为了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房地产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现在的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本书将从房地产的表面现象入手,进而深入剖析其深层原因,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本质问题,并且给出解决途径,最后对目前出台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相信通过这些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分析,您将对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逻辑顺序如图1所示。

最后,我想说的是,解决中国房地产的痼疾,我们应该从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变,不再重复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的模式,而要以德国、新加坡为榜样,坚持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健康发展方向,将住房问题看作是最迫切的民生工程,这样才能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增长”与“民生”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者有其屋”,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