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了新中国,前进!”

红语的力量 作者:侯书生


为了党的事业,我一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除掉思想上的缺点,不怕艰苦困难,不怕流血牺牲,革命到底!

—董存瑞

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董存瑞

“为了新中国,前进!”这是牺牲时年仅19岁的董存瑞发自内心的呐喊。

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将共产主义理想和国家的民主独立结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历史诗话。董存瑞,一位普通的战士,他把生死置之度外,舍身为国,不仅为后人流传下舍身炸碉堡的不朽故事,而且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一)

让我们来回顾和缅怀一下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贫苦农民家庭。1945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因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并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董存瑞机智勇敢,在部队多次立功,至牺牲前,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是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的六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战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开始后,董存瑞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到,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都因没有木托而滑了下来。

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1956年,为了纪念董存瑞,河北省隆化县和董存瑞的家乡各建立了一个存瑞乡。1957年5月29日,朱德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题词。

(二)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无数个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志士,他们为了革命的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了建立崭新的新中国,不惧牺牲,英勇奋斗,积极、努力地奋斗着。

他们从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天起,就下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决心,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很多先烈的英雄事迹仍萦绕在我们耳边,令我们心潮澎湃,这些革命先烈的壮烈故事表现出了共产党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是对共产党员信念的完美诠释,五星红旗因为他们抛洒的鲜血而格外鲜艳夺目。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了新中国,前进!”这一豪言壮语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向前进。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每一位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都应继承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牺牲的成千上万的先烈的遗志,高举起他们的旗帜,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而努力奋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