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许随便成功(一)(2)

圈子-段子:京城富人那些事儿 作者:十三叔


今天的大中电器,和几百年历史的全聚德一样,

被北京人视为北京人自己的品牌。

断断续续,他又做了些零碎生意,一晃两年。两年时间能改变什么?对计划体制里的人们来说,这是个不值一提的事情,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电工职业,确实什么都改变不了。张大中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给自己设定了变化。

1982年,他在自家厨房做出了60台落地灯。在那个没有宜家、没有曲美的年代,纯手工打造的落地灯,那就是iphone4啊,全部脱手后净赚160块,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

信心爆棚的张大中,第二天就递交了辞职信,他再也不想当电工了,再也不想在供销社过那种嘴里能淡出个鸟来的庸常生活了,他要去赚钱,赚很多的钱。

除了赚钱这个目的,他并不明白过程——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他未来的生命将处于无数种变化中,他还不知道将来会有个大中电器,会成为全中国最赚钱的家电连锁卖场。

张大中也不知道,此时的北京城里,有一个叫黄光裕的人也在筹谋同样的事情,赚钱。

不同于有着稳定工作的张大中,黄光裕是一个“无钱无势无学历”的“三无”北漂青年,还是个大人们看不惯的“60后”,貌不惊人又不修边幅,跟着哥哥,在广东倒腾了一批货跑到内蒙古,顶着“投机倒把”的风险赚了一笔钱,后来辗转到了北京,一心想着做更大的生意。

前门珠市口,兄弟俩盘下一座两层小楼,取了个名字叫“国美”,专卖各类服装。按说这也算是个体面的生意。1980年代的北京,人们对穿衣有了更多需求,谁料服装生意并不好做,发愁的黄光裕发现旁边几家卖电器的店铺生意不错,就有心模仿。

1987年元旦,兄弟俩转行了,国美服装店变成了国美电器商店。“三无”北漂黄光裕是怎么弄到货的,无人知晓,乃至于今天都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过早年的“倒爷”经历应该帮上了不少忙。更神奇的是,第二年,他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多好的励志故事啊。

黄光裕的商人和学生双重身份颇为传奇;那边厢,张大中的“张记电器铺”则为他赚到了50000元的积蓄。

说起来,张大中的传奇一点不比黄光裕差。就在黄光裕依稀摸到了未来脉搏的同时,张大中则直接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1987年,张记电器铺开设的第二家分店得到了政策承认,他不用再担心被工商局叫过去喝茶了,这种“资本主义连锁经营”的危险玩意儿不再危险,张大中心里敞亮了,却又黯然神伤,为了这小小的自由,他曾经是他们那个圈子里被约谈次数最多的开山者。

还是应了那句话,圈子尚未形成的“前92时代”,体制不许你随便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