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

QQ教父马化腾 作者:吴昊


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

创业的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QQ的卡通形象),赚钱的模式看不到。那个时候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稍微一眨眼就一个月过去了,意味着你又要给员工发工资了。

为了那只喂不饱的小企鹅,我们到处去蹭服务器,还到各大高校网站的聊天室里去灌水。

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O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独立创业,找到方向

1998年,对中国互联网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1998年2月,张朝阳成立了搜狐,10月周鸿祎成立了 3721。在这一年马化腾也开始考虑独立创业。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改变,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腾讯的创业团队是从做传呼的润迅出来的,他们之前就在做服务,这一点给了马化腾很大的帮助。

找到方向

实际上,在创建腾讯之初,马化腾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是非常明晰,“只是他感觉到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所有的判断是来自自己5年的网龄和职业经验。马化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道:

我父母从来没想到我会做生意,搞商业,一直以为我是书呆子,我自己也这么想。通常意义上那种生意我肯定是很怕,而且不喜欢,除非是说我喜欢这个技术,又有人看上了,那我就顺理成章去做,需要有外界的推动,否则的话要我去不顾一切地往这个方向去追求,我不是(那种人),做生意,什么倒买倒卖,一点兴趣都没有。

应该说我开公司之前也没有什么对商业上的理解,虽然做过一些项目,有些别的收入,但是主要还不是从做商业的角度去看,而是以技术的角度去看。觉得做一件事情能够用自己的编程技术,能够做出一个产品去卖,或者是能够帮到别人,能够提高效率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创业期的马化腾这样认为:

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你看得清才做。

找到合作伙伴

有了大概的想法,马化腾就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腾讯有5个创始股东: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不过,最开始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3个全职,到年底,许晨晔和陈一丹才加进来。

当初成立公司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亲手做一个软件,这个软件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能被广泛使用。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程序员出身的CEO在创业初期的想法,非常朴素。想到了我们就去做了,没有风险投资,也没有吸引人的商业策划书。

最初的资本全是我们几位创业者的积蓄,仅三名全职员工。因为没有钱,我们没法子大规模招人,只能凭着在业内的熟人交情,招到了几名非常优秀的技术骨干。他们是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优厚待遇到我这里来的。对这批人,我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感。我需要对他们的前途负责任,但我什么时候可以兑现对他们的承诺?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我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

腾讯公司的几位创业伙伴早期都是电信行业的从业者,对于通信与互联网,可说是驾轻就熟。差不多的背景使我们之间有更好的沟通,共同的目标。团队很重要,得找对一群合作伙伴,靠一个人很难成事。

由于对业界比较熟悉,在技术趋势、公司发展战略、运营领域等问题上,我的判断都会比较准确。不过,做好一间具有规模的公司,仅靠一个人的能力还不够,我们有一个核心管理团队对整个公司各方面事务进行分工管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是专家。在这几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有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相邀四位伙伴共同创业,马化腾出主要的启动资金。有人曾经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一口回绝:

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

马化腾解释说:

股份要跟你未来做的贡献和能力以及在公司起的重要性尽量匹配。

马化腾认为,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不仅如此,马化腾还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

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

但同时,他又要求自己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

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肯定出问题,同样完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