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只打火机

永远不要找借口 作者:仲利民


时光倒溯到70年前,一个夏夜,虫儿呢喃,凉风习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拉福的乡村俱乐部里,乔治·勃雷斯代习惯性的掏出雪茄,一摸口袋,却忘了带火。一个朋友递来一只老式且笨重的澳大利亚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大街小巷的商店里比比皆是,而且顶多只值一美元。看到乔治·勃雷斯代狐疑的神情,朋友说,你可不要小看它,这玩意儿管用。

后来,乔治·勃雷斯代看到许多司机也在使用这种号称管用的老式打火机,不由心生灵感,既然这么多人喜欢,自己何不在这小小的打火机上做做文章?于是,乔治·勃雷斯代买断了这种打火机在美国的代理权。

1932年,乔治·勃雷斯代创立了zippo 公司。乔治逐步改进了打火机笨拙的外形,并开始生产自己的打火机。次年,第一只 zippo打火机问世。其后不久,zippo获得了美国专利。

在zippo成功问世后,乔治不断地改进它的外观及性能。乔治看到出租车司机在炎炎夏日开着车窗,为了点烟,不得不靠边停车。于是,乔治就依照它的原始结构,重新设计zippo的防风功能,由22个零件经 108道工序精制而成,使得zippo可以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下都可以一点就着。

当你点燃手中的zippo时,它就会一直燃烧下去。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是zippo公司的郑重承诺。乔治严格控制每一只打火机的质量,每一批次都经过百次抽检试打,稍有瑕疵,就回炉重造。不仅如此,zippo还不论购买时间,实行终身免费维修,无法修复者,公司将提供全新的替代产品。也正因为此,zippo逐渐打开了美国市场。

其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乔治敏锐的意识到,倘若能将 zippo打入军队,不仅可以增加销路,还将是一个无形的广告。

从此,乔治不停出入有军人出没的各种社交场合,把zippo免费派发给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试用。时任国防部长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用后也赞不绝口。

由于zippo打火机具有一打就着及优秀的防风性,由此,zippo渐渐打开了军需市场,并成为美国众多打火机产品的佼佼者。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钢制造,手工打磨,虽然价格不菲,但凭借美国军需品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zippo逐步走入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并创造了全球每天生产 65000只打火机而不滞销的奇迹。如今,那一只只带有全球唯一编号的zippo打火机,早已成为每一个成功男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乔治·勃雷斯代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幅标语:我们的每一只打火机都叫zippo。这不仅是zippo公司 70年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也是 zippo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真实写照,不是每一只打火机生产出来就叫做zippo。事实上,zippo公司每年回收和销毁的打火机数量远远超过正品。但事无巨细,只有真正做好每一只打火机,这才是成功之所在。

智慧点睛事实上,zippo公司每年回收和销毁的打火机数量远远超过正品。但事无巨细,只有真正做好每一只打火机才是成功之所在。

成败决定于细节陈晓东和韩健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那个偏远的农场度过的,两人学习都不大好,但都喜欢长跑,只是在每次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陈晓东总是第一,韩健总是第二,这样排序从没有被改变过。

那年秋天县里开运动会,陈晓东和韩健一同站在了万米竞赛的起跑线上。根据以往的成绩,人们都相信陈晓东这次绝对能够夺冠,而韩健最好的成绩可能也就是亚军了。比赛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韩健在最后冲刺时超过了陈晓东,以1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

一过终点,陈晓东便懊恼地扯下鞋带扔到一边。这时,人们才知道陈晓东是因为没有系好鞋带,严重地影响了他的速度才落败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那次比赛竟改变了两个人此后的人生走向——韩健因为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选进了县体训队,几年后又被选进了省体训队。一路训练下去,因他的成绩稳步提高,又被选入国家队,成为国内著名的长跑运动员,还被保送上了国内一流的体育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成绩斐然的教练。而陈晓东那次比赛后不久便初中毕业回家了,他先是在林场找了一份工作,再后来,陆陆续续地换了几份工作,干得都不大如意,便外出打工。尽管一直在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努力打拼,但学历太低、又没有技能的他,如今也仅仅勉强维持一份温饱的生活。

某日,陈晓东在电视中看到韩健正指挥着队员在赛场上为国家摘金夺银,不禁懊悔万分地长叹一声:“如果那天我系好了鞋带,那么,今天风光无限的或许就是我了!”

陈晓东和韩健的生活际遇,确实值得人们深思:陈晓东因为疏忽了系好鞋带这个细小的环节,输掉了一场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关键比赛,更由此失去了后来的一连串影响一生走向的机遇。而韩健后来的一系列成功,固然应归功于其不懈的努力,但如果没有当年夺冠创造的发展机遇,他十有八九也会回到林区,或许如今也和陈晓东一样为了生活而辛勤的奔波着。难怪韩健后来不止一次真诚地感慨:“我只不过那次比陈晓东快了 1秒,而后才有了快出许多的机遇和条件……”

有人也许会感慨陈晓东和韩健的遭遇有很多偶然的成分,不过是命运无意的安排,但就在那看似“偶然”与“无意”的背后,却藏着被很多人忽略的必然。那些平素很不起眼的琐碎细节,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许多重大的成功,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其缺乏智慧和才能,而是因为其缺乏对细节足够的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简单的话、一个不经意的举止,甚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极有可能为我们赢得一次成功的机会,也极有可能断送掉近在咫尺的机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