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者序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 作者:(美)约翰·欧文


约翰·欧文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擅长以狄更斯式的笔法和鸿篇巨制的篇幅描绘时代的风貌,书写情爱的传奇,其幽默诙谐的笔调备受广大读者喜爱。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曾将他誉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

约翰·欧文于1942年3月2日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他出生时,父亲正在美国太平洋空军服役。两岁时,父母离了婚。1948年,其母改嫁,欧文的继父是埃克塞特高中的教师,教授俄国史课程。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欧文始终不曾见过自己的生身父亲。在埃克塞特高中就读时,欧文开始从事摔跤运动,并担任该校摔跤队队长。他时常幻想,亲生父亲会来观看自己的摔跤比赛。这项运动成了他坚持终生的爱好和事业,他认为这一运动教会了他坚忍和自制。大学时代,欧文曾骑着摩托车在欧洲游历,这让他在开阔眼界之余,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1965-1967年间,他在著名的衣阿华大学创意写作班就读,师从库尔特·冯内古特等人,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1968年,26岁的欧文发表了处女作长篇小说《将熊释放》,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欧文的前三部长篇小说(另两部是《接受水疗的人》、《158磅的婚姻》)尽管得到了评论界的肯定,但在公众之中反响平平。直到1978年,这一状况才大为改观,是年,欧文的代表作《盖普眼中的世界》出版,大获好评,并于次年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家由此名声大噪,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宽裕的经济收入为他带来了财务自由,使他从此不必再担任大学的教职,可以心无旁骛地专事写作。80年代堪称欧文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他陆续发表了《新罕布什尔旅馆》(1981)、《苹果酒屋的规则》(1985)、《为欧文·米尼祈祷》(1989),这些作品都成了畅销书。此后,欧文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每隔几年便有新作问世,都是脍炙人口的大部头长篇。他的很多作品已经陆续搬上了大银幕。

欧文承认,给他带来影响的作家除了狄更斯,还有霍桑、梅尔维尔、托马斯·哈代、库尔特·冯内古特、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加拿大作家罗伯逊·戴维斯等。从他们那里,欧文汲取了丰富的文学养料,他擅长经营曲折复杂的情节,注重细节描写,善用长句,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同时,欧文的幽默笔调绝非轻松的调侃,往往是笑中带泪、寓沉痛于滑稽的幽默。熟悉欧文作品的读者还会发现,某些元素会在他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如新英格兰、维也纳、摔跤、妓女、作家、熊、严重事故、缺失的父母等。其小说主人公的观察、感受与经历,往往像棱镜一样,折射出这个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有评论家指出,家庭和婚姻关系是欧文始终关注的领域,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1981年,欧文与第一任妻子夏伊拉·利里离婚后,欧文的母亲把他生父当年的一些信件交给了他。在这些信中,欧文的父亲耐心地解释了他要求离婚的原因,还表达了想要看望儿子的意愿。欧文还从中了解到,当年在空战中,父亲驾驶的战机曾被敌机击落,父亲从缅甸步行至中国,侥幸生还。这一事迹被他写进了《苹果酒屋的规则》。在此之前,他一直为父亲不曾寻找过自己感到困扰,并且因为身边的人从不说起父亲的事,而误以为父亲品行不佳。这些信件消除了他的苦恼。多年后,同父异母的弟弟与他取得了联系,他得知了父亲晚年的景况。欧文表示,母亲以前绝口不提其父亲的事,等于是给了自己一份想象的礼物,“迫使我一本接一本书地想象他”。1987年,欧文与自己的文学经纪人珍妮特·特恩布尔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埃弗里特。《绞河镇的最后一夜》英文精装版封面那棵被风吹弯的小松树,还有封底的作家近照,便是埃弗里特拍摄的,本书正是题献给他的。如今,欧文与家人在美国佛蒙特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潘托巴里尔生活。

*     *     *

捧在读者手中的这本书,是2009年10月问世的新作。据作家自己介绍,这本书的构思和写作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早在1986年,欧文就有心写一部这样的小说:一位厨师为躲避暴力行径,带着儿子一路逃亡。但他始终想不出小说的最后一句该如何着笔(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后向前酝酿的)。直到2005年1月,在一次就医途中,他在车里播放鲍布·迪伦的一盘老CD时,听到《愁肠难解》(Tangled Up In Blue)一曲的四句歌词,这才陡然萌发了灵感。同年8月,欧文将整本书的情节酝酿完毕,成竹在胸,开始正式动笔。为了再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家乡圆木漂流和伐木业的风貌,将背景气氛营造得真实可信,他还请从事这一行业的表弟把关审稿。从书后的致谢名单中,读者也可看出,对于厨艺一道,作家做了多少扎扎实实的调查。遍布全书的技术性细节背后,是作家对创作认真执著的精神。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父子的人生际遇为主线,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为将这幅跨越多重时空的恢宏画卷呈现得更加立体、鲜活,作家在结构安排上费了不少心思。五个章节看似层次分明,按年代顺序依次排列,相邻章节之间存在较大时空跨度。每开启一个新章节,读者便会发现,主人公父子已经跨入了新的时代、新的天地。然而对于主人公在“新旧时代”之间有过何种经历,作者往往先引而不发,吊足读者胃口,再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联想,接续断裂的叙事线索。从而使读者在领略新鲜感之后找回了熟悉感。借由时空交错的叙事,营造出前尘往事与当下一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作家坦言,对小说布局谋篇的技艺,他永远都不会厌倦。

了解欧文的读者还会发现,小说主人公丹尼的某些成长经历,与欧文本人的生平如出一辙。因此本书又被称为欧文自传性最强的半自传小说。比如两人年少时曾被年长女性引诱,青年时因为有了孩子而免于参加越战,两人先后在埃克塞特高中和新罕布什尔大学就读,也都曾在衣阿华大学作家班就读和任教。丹尼和欧文都是凭借其第四本书一炮而红,都曾将自己涉及堕胎题材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荣获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可以说,在丹尼身上有着作家本人的影子,这本书暗含着作家对自己成长经历和文学生涯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因为整本书既讲述了一位作家的生平,同时也描述了本书的创作过程,因此又带有几分“元小说”的色彩。

从内容上讲,除了自况成分,这部小说还着力挖掘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父子之情与男女之情;二是世事与人生的变幻无常;三是背离道德习俗的逾矩之举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三大主题相互交织,谱写出一曲悠长动人、荡气回肠的歌。主人公父子为了躲避“牛仔”追杀,狼狈地东躲西藏,然而同样拜“牛仔”所赐,他们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每一站都领略到了别样的风景,他们的人生并未黯然失色,反倒倍添精彩。主人公父子之间的真挚深情,更是教人唏嘘感叹。

本书时空跨度大,出场人物为数众多,在人物刻画方面,尤见作家功力。作家只需寥寥几笔,就让一些人物跃然纸上,使他们的可爱与怪异之处尽显无遗。其中情深义重、铁骨铮铮的硬汉凯彻姆尤为令人难忘。写景方面同样体现了作家的强劲笔力,无论是幽幽林莽、滔滔大河,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湖湾,作家信笔写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作家表示,因为自己在创作前一部小说《直到我找到你》(2005)时,消耗了太多心力,以致一度意气消沉,因此在写作本书时,他有意写得轻松一些,让作品多几分“嬉戏”的意味。因此在作家笔下,时代动荡、文学生涯与饮食男女相映成趣,也就不足为怪了。小说中,几位当代作家的“客串”,还有华裔人物的登场,以及青岛啤酒、天津咸菜在字里行间的出现,都让译者感到颇为亲切,想来读者诸君也会抱有同感吧。

作家借书中人物告诉我们,人世无常,面对亲人离世等诸多不幸,应当坚强振作、自强不息。面对难以把握的纷纭世事,不应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哪怕冷眼旁观,也要做到头脑清醒、有所担当。身处逆境不屈不挠,同时寄希望于未来,正是典型的美国式乐观精神,这也是本书的精神底色。作品还讴歌了人间真情的可贵,颂扬了亲情、爱情、友情,乃至对动物的怜爱之心。可想而知,书中融入了作家本人的人生感悟,这份感悟是坦诚的、入世的、达观的。

在情感层面以外的思想层面,本书同样给人以启迪。现代化的巨犁一遍又一遍地耕耘着世间的土地,在带来物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毁灭效应。科技进步不但取缔了凯彻姆的老本行——圆木漂流,用各种机械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膜,还夺走了小乔的性命。那辆无人驾驶、疯狂奔驰的蓝色野马,仿佛正是科技力量失控后的致命化身。在工业化的城市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只能借助放浪形骸来自我麻痹(凯蒂的吸毒与小乔的纵欲),唯有在大自然中,人才能返璞归真,找回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从这一角度来看,凯彻姆的狩猎与丹尼的遁世隐居,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自我疗救。

本书面世后,所获评价褒贬不一。与欧文以往的作品相比,本书文笔更为直白朴素,陈说己见更加直抒胸臆,所呈现的场景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在美国,有编辑认为这部作品细节繁冗,如果编辑得当,或许能与欧文最出色的作品相提并论。还有论者认为本书“松松垮垮,缺乏中心”,更有读者惊呼“欧文的魔法不见了”。译者认为,这部作品或有不足,但在艺术上,总体而言还是成功的,朴实无华的笔法同样值得欣赏,也反映了作家在写作风格上的新变化。无论如何,审美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还是交由读者来最终裁断吧。值得庆幸的是,年近七旬的作家依然宝刀未老。在2009年的一次访谈中,作家披露,他将于2013年推出新作《集于一身》(In One Person),讲述一位双性人主人公回忆自己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曲折动人的爱情经历。

*     *     *

译事不易。译者对于外国文学虽有多年的涉猎,但翻译大部头作品尚属头一遭。为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和神韵,译者字斟句酌,不敢稍有疏忽,但囿于学识和水平,不足之处恐怕仍难避免,祈望广大读者和方家不吝指正。

最后感谢王娟编辑的信任与支持,以及东南兄的热忱审读和紫木听雨兄的大力举荐。

2011年元月于青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