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运动,当然会出毛病(2)

不运动,当然会生病! 作者:游敬伦


三、现代人真的活得比较长、比较幸福吗?

现代人真是越来越长寿了,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发现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一百五十年前,美国白人的平均寿命约在四十岁,到了二○○五年,则已经到了七十七点八岁。

根据卫生署公布的资料,二○○七年台湾人的平均寿命已达七十八点二五岁,男性七十五点一岁,女性八十一点九岁;而根据日本的统计,一九○六年台湾男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是二十八和二十九岁。短短的一百多年,人类的平均寿命的确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是否就表示现代的人比较不容易老呢?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单纯,因为我们得从“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的观念来分析。所谓的平均余命,表示在不同年龄层中,可预期的未来存活时间。举例来说,“○岁时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孩子一生下来时,预计他可以存活的平均年数,这也相当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平均寿命;而“六十岁的平均余命”,则是一个人活到六十岁后,预估可以再存活的年数。

以美国男性白人为例,一百五十年前,○岁白人的平均余命约是四十岁,到了二○○三年则是七十五岁;但如果从各年龄层的平均余命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百五十年前是七十岁的人,平均可再活十年;然而到了二○○三年时,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则可再存活约十三点五年。一百五十年前是十,一百五十年后是十三点五,这表示过去这一百五十多年来,人类在寿命上的努力,最大的成就在于大量减少婴儿及儿童的死亡率,但对于老化以后是否能活得更久些,以增加的年数来看,似乎帮助并不大。

所以,拜现代医学所赐,人类婴幼儿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而我们也大量减少了在年轻时因疾病或事故伤害而死亡的概率,有更多的人都能够顺利活到必须长期面对衰老问题及慢性疾病的年岁。

慢性病及衰老问题缠身

现代社会中,有越来越多人可以成为老人,可是一旦成为老人后,我们对衰老本身的掌握与生命的延续,却没有比百年前的人来得更高明。换句话说,有越来越多的人,必须长期忍受衰老或慢性疾病所带来的折磨。

二○○五年,美国十五大死因仍以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为主,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台湾二○○七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与二○○六年相同,其中仍以恶性肿瘤占百分之二十八点九最多;其次为心脏病与脑血管疾病,分别占百分之九点三与百分之九点二。

不论是从美国还是台湾的主要死亡原因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死亡之前,大多数患者已经和这些疾病相处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根据统计,台湾四十岁以上的成人,每一百人中约二十五个人有高血压,每一百人中约十个人有糖尿病,即使是恶性肿瘤,在发病前也已经在人体潜伏了很长一段时间。

除了这些最后可能会致命的疾病外,现代人还得忍受慢性关节炎、慢性背痛、肩颈僵硬疼痛、头痛、虚弱、慢性肠胃疾病、忧郁、焦虑、睡眠障碍、社交萎缩等非致命性疾病的折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体有疾病,如此一来,真正健康的人恐怕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恼人的筋骨困扰如影随形

现代人不只要面对上述衰老和慢性病的威胁,筋骨酸痛也是相当常见的梦魇。我常听到人们喊腰酸背痛、关节僵硬无力,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小病小痛,但这些恼人的小问题,却大大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质量。

由于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系统,每天忠心耿耿地支撑着我们的身体架构,一方面要抵抗地心引力,一方面还要提供我们吃喝玩乐追赶跑跳碰的动能,可以说负担相当沉重。从临床经验来看,超过四分之三以上的筋骨问题,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以现代上班族为例,大多数的人往往在办公桌前一忙就是一整天。古人说“案牍劳形”,意思是说整天坐在桌前用脑工作是很辛苦的。而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几乎成为许多人工作上无法或缺的伙伴,但却也增加了身体负荷。

长时间用电脑,伤手也伤脑

用电脑的人得长时间低头做事、埋头苦干,甚至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加上工作本身的压力,往往会直接造成肩颈部的负担。像是长期紧绷的肌肉筋膜除了会因疲劳而疼痛外,还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让人感到酸麻胀痛,活动机能受限;同时还会产生关节僵硬,脖子转动起来嘎嘎作响。但上班族的疼痛并不仅止于肩颈,它们同时还会传导到后脑甚至两侧太阳穴的颞部,乃至于前额,使得整个头部仿佛被箍住一般,这种现象与“压力性头痛”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要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况没有改善的话,那么接下来将导致颈部椎间盘的病变及颈椎的退化,产生排列上的错位滑脱或骨刺;严重时还可能压迫到神经结构,产生上肢的神经传导痛、麻痹、肌肉无力或萎缩。

听起来很恐怖吧!但这一连串的身体筋骨及神经变化,都可能是长期忽略工作时的动作所累积而成的。而且,除了刚刚提到的问题外,同样的,姿势不当,相关症状还可能扩展到上背部,包括两侧肩胛骨上、下方的肌肉及肩胛骨之间,进而变成慢性问题。

由于人体肩胛骨间的肌肉具有支持两侧肩胛骨稳定与活动的功能,因此,长时间的疲劳会令人坐立不安,明显影响工作能力。此处的疼痛位于中医经络学上膀胱经的“膏肓穴”附近,因此常被一般民众称为“膏肓痛”,这与西方整脊学上所说的“第四胸椎综合征”也相吻合。

姿势不正确,毛病就一堆

别以为故事就此结束,事实上长时间固定姿势的工作,尤其是姿势不正确或偏斜时,还会使肩关节的活动度下降——关节囊紧缩、肌耐力下降,使得关节滑液囊持续产生炎性反应或粘连,进而造成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特别是常常导致后旋与外旋困难——这与传统所说“五十肩”的症状相近,但发生的年龄层却逐年在下降,越来越年轻。

另外,工作上所导致的疼痛并不局限于肩颈,也可能发生在手肘外侧,造成肱骨外上髁炎,即一般所谓的“网球肘”。网球肘常出现于网球运动时施力不当所致,其他类似的运动如羽毛球、桌球也常发生,而家庭主妇刷洗锅子、窗户也常发生。另外,长期使用计算机、鼠标的人也常会罹患此疾,故而许多人也将这毛病称为“电脑肘”或“鼠标肘”,通常是计算机工程师及计算机绘图员最常见。使用电脑引起的肘部疼痛,有时也会出现在手的内侧(即所谓“高尔夫球肘”),或是手肘凹窝附近的二头肌腱附着处。

这类的疼痛也可能因为肌肉反复紧绷,而出现在手前臂的肌肉。手腕长时间处于施力与背屈状态,则可能造成手腕部位的横腕韧带增厚,压迫到正中神经,进而导致手心、手指麻木无力,这就是常见的“腕隧道综合征”。如果压力集中在肌腱,则可能造成大拇指外侧肌腱发炎,因常发生于年轻妈妈身上,而被称为“妈妈手”。如果已经产生手指屈侧肌腱腱鞘发炎,导致无法自由伸屈,甚至卡住而发生声响,则形成所谓“扳机指”的症状。

从上述一连串的筋骨毛病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若再加上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那么他将可能面临从颈肩问题到压力性头痛、肩关节活动障碍,肘、腕、指肌腱问题,乃至颈椎退化或颈椎间盘突出、颈神经病变,及上肢周围神经的压迫,都可能随之而来。

除了办公室的朋友外,长时间上网、热爱在线游戏的人,准备中考或高考的年轻学子……都会发生类似的症状。现在很多小孩喜欢玩电脑游戏,平时家长常会予以限制,但是到了寒暑假则“开放”,造成寒暑假一大堆小孩肩颈肘疼痛,一问之下才恍然大悟——以前孩子们寒暑假常打球受伤,今日孩子们寒暑假则容易“打电动受伤”。

长时间坐姿不良,腰膝也发疼

另外,凡是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或是学生、网吧族所受到的伤害其实不仅止于上半身,连下半身也承受着相当的压力。

长时间久坐常造成下背的压力增加、腹背肌肉松弛,导致下背肌膜炎发生而产生下背酸痛。病情加剧时往往还会造成腰椎椎间盘的狭窄退化、腰椎退化性脊椎炎,严重时则压迫到神经或产生坐骨神经痛。此外,缺乏足够的运动则会使肌肉退化无力,若是长时间久坐,膝盖常处于过度弯曲的位置,膝盖骨(髌骨)与其下方的大腿骨(股骨)间的压力便会增加,造成膝关节即使在没有做粗重工作的状况下,也可能提早退化。最初症状是久坐起来时膝关节明显疼痛,动一动就好些;当病情加剧时,疼痛也就更厉害。

除了筋骨问题外,长时间久坐也使得肠胃蠕动变少变缓,像许多年轻人便饱受便秘所苦;有报告甚至指出,饭后久坐及缺乏运动,将导致胃食道逆流的疾病增加,造成胸闷胸热、慢性干咳和慢性咽喉炎等问题。另外,长时间久坐同时还会造成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曾有案例报道青少年长时间久坐网吧,造成下肢蜂窝组织炎。缺乏足够活动的同时,会造成身体代谢率下降。记得年前冬天极其寒冷,门诊上就看到好几例十几岁的年轻人因久坐上网,而造成手指、脚趾的冻疮,这都是过去少有的现象。

除了工作以外,日常的生活习惯其实也与筋骨问题息息相关。例如喜欢在沙发上睡觉、躺着看书、看电视的人,要特别留心肩颈部的伤害;久坐太软的沙发或斜躺在椅子上的人,则要留心腰部的问题;爱穿高跟鞋的时髦女性,则会经常出现足跟炎与下背疼痛。因为穿着高跟鞋,就好像走在下坡的路上,身体重心被迫往前,只好将腰部过度后挺回来,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此一来,腰椎的弧度增加、臀部提高、胸部挺起,虽然可以获得较修长的视觉效果,但下背可就辛苦了。假以时日,脊椎便承受了过多的负担,又因为脚掌下压,造成小腿肌肉缩短,长久下来,小腿与跟腱紧缩,而造成慢性肌腱炎。如果加上爱穿尖头的鞋子,还容易造成大脚趾外翻变形,导致疼痛和行走困难。此外,太硬的安全工作鞋,则可能增加脚底压力,进而造成足底筋膜炎及跖骨炎。

因此,当我们面对各种筋骨疾病时,仔细去思考生活中点点滴滴可能造成身体不适的影响因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唯有如此,才能够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加速健康的恢复,一方面则能预防相同的故事再度上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