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生命前进

放下执念 作者:(美)马修·麦凯


Moving into your life

有时候,你会抓住一个想法,仿佛你的生命全仰赖它了,就好像小女孩紧抓着妈妈的裙角一般。小女孩抓着妈妈是因为她害怕独自去学校,光是想到必须自己上学,就让她害怕,所以,她不敢放开让她有安全感的东西。不过,真正释放孩子恐惧的,绝对不是大人的裙角或裤管,而是学会放手,走进教室,完成令她畏惧的事。真正能解放恐惧的是拥抱恐惧,以及体验它。我们的脑子会创造一些想法和欲望,仿佛它们能保护你平安无事,从而不受过去经­验告诉你的可能会伤害你的事情威胁。因此,你慢慢地累积这些能够保护你的想法,同时尽量不去经­历会让你受伤的事,因为脑子是这样告诉你的。

我们的思绪告诉你要抓住某些想法,让它们保护你;但事实上,紧紧抓住这些想法却会让你更加痛苦。比方说,你心想:“一旦我被伤害得太深太重,我可能永远没办法再站起来。”于是,你因为不想受伤,就抗拒那个可能会带来伤害的机会,例如:和某人建立亲密关系。你花很多时间跟别人保持距离,因为你拒绝受伤。你的想法告诉你:“不要跟人太接近,你就不会受伤。”很快地,你就在身体四周筑起一条护城河与高墙,让别人根本进不来。就这样,你的内心想法达到它想要的第一个目标——让你远离伤害。可是,现在你却有了新的痛苦——缺乏亲密关系,虽然你也没有受伤,可是你却感受到更深一层的痛苦。

佛家把紧抓着一个想法称为“执”。你的心会因此变得很狭窄,只能容纳保护你远离恐惧的想法。你变得像个小女孩,抓着妈妈的裙角不放,似乎裙子可以保护你免受伤害,这就好像刻意去抵抗不舒服的感觉一样。有时候,让自己去感受不安反而更重要,因为生命不能只限于一种规则,一种你创造的规则。当小女孩懂得放手时,一开始是会不舒服的,但接下来,她就能够向前走,走进教室里去了。

……

试试以下练习:

● 握紧拳­头,假装把你的想法握在手中。

……

● 做五次深呼吸,每次都数三下。

● 放松手掌,从一数到三,慢慢地打开拳头。

接下来,请试试看:

● 假装有另一个想法超越原­先你紧抓不放的想法,这个新想法能让你更接近你所重视的东西。

● 大声地把你紧抓不放的想法讲出来,然后加上“不过,我还是可以……­”,请自行填入对你而言同样真实的新想法。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