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石油的真相(1)

石油枯竭的后天 作者:刘锋


第二章 石油的真相

关于石油的起源有多种理论,现今仍处于无休止的争论中。不过,化学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所发现的石油资源几乎都证明是动植物有机成因。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现在所用的石油就是源自于地球上逝去的动植物。自白垩纪以来,这些就不断深埋于地层的物种最早距今已经有亿年的历史了。由于地球环境的大变迁,这些被埋葬的大量动植物遗体,在难以想像的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作用下,历经了极其复杂的地质演化,最终变成了可资利用的石油资源。现实社会的情况是,石油的开采一刻不停,石油的消费节节攀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每天都在翻阅着几亿年前的历史。

化学结构上看,石油是一种碳氢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学名为烃类化合物。石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单一化合物,它是由烃的各种衍生物混合而成。烃类化合物从只有一个碳原子的简单有机物到几十个碳原子的复杂有机物,形成了各种形态的高分子物质。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石油就是赋存于大自然的上述烃类化合物的总和。

失衡的石油产耗

在石油极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地质沉积的作用功不可没。合适的沉积条件是这些动植物的遗体得以转化成石油而不是化石的重要因素。长期的沉积过程使得一些动植物的遗体在地下的埋藏位置达上万米之深。正是基于这层含义,石油才会被冠以一种阴森的称谓,被称之为“地狱能源”。顾名思义,也就是来自地狱深处的能源,透出一些以动植物的生命为代价的邪恶;而太阳能这种来自遥远太空的能源则被称作是天堂能源,因为伴随着光明。这两种说法鲜明相对,不过也合乎自然情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说法更令人不安。其直接将石油比作是大地母亲身上流淌的血液,以至于很少人以此作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因为这个说法会导致人们对大量开采石油的行为有吮血的罪恶感。如果再做进一步延伸,石油吸干之日就是地球母亲失血休克之时,恐怕大多数人对这样的比喻都会避之不及了,这会不由自主地引发人们对世界末日的联想与恐惧。

尽管上述的说法人性色彩过于浓厚,但从石油节约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至少可以从理智或情感的层面约束一下我们人类的消费方式,反省我们对大自然一味索取,而不讲节制和回报的物欲观。而现在,也的确到了我们人类彻底地反思自己行为的时候了。

人类社会对石油的消耗与日俱增,对石油需求的胃口越来越大。全球社会目前日均消耗石油8500万桶左右,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将地球形成的石油总资源在时间上进行简单折算,那么8500万桶的巨量石油被“生产”出来相当于地球耗时一万年。真可谓成之万年而耗之一时。这种缓慢的生产与快速的消费之间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地球生产石油需要亿万年之久的漫长岁月,而我们人类消耗石油却发生在转瞬之间。按照这样的超级消费速度,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其面临枯竭已然近在咫尺。即使再有先前那么多的资源量,人类还是会觉得不够用的。从时间尺度上来说,石油并非不可再生,只是地球再生石油的时间太久远了。对于追求实用效益的人类而言,这实在是太遥远、完全等不及的事了。石油被认为不可再生的根本意义正源自于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