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高能耗社会的未来(6)

石油枯竭的后天 作者:刘锋


诚然,人们可以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而放弃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比如,为了节约电力而放弃使用电灯照明,放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为了降低油耗而放弃使用交通工具,转而以步代行;为了减少能耗而放弃现有的舒适境遇,选择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等等。但问题是上述的设想能付诸实施吗?事实上这近乎不可能。因为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我们经历的文明进步是从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过程。对个人而言,这一过程不仅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更经历着思想欲念的复杂化。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逆的,而且不可逆的程度会逐步加大。如果有哪位富翁对此不认同,希望尝试着做个验证的话,那绝对有办法。他可以在城市闹市区的天桥上将一厚沓的钞票假装不慎撒落,最后看看撒落的钞票有多少被自觉地交回到自己手中,这样就可以检验社会的不可逆程度了。笑话归笑话,笑过理自明。

事实上,即便上述的设想能实施起来,又能维持多久呢?况且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呢?退一步再讲,即便这一切的设想都能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形态的衰退,因为人类社会生活复杂度的骤降其本身就代表着文明形态的崩溃。

由此可见,文明形态越复杂,其实也就意味着对能源的需求越多,这就是人类社会能耗不断增加的本质。如果某个时刻能源的供应难以为继,则往往意味着危机。危机无法化解并持续进行则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文明的崩溃有可能就此酿成并蔓延下去。

高能耗社会的危机

高能耗社会的危机通常发生在能源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而且这一危机迟早会来临,除非人类及早地应对并且措施得当。美国社会学家约瑟夫·泰特在1988年出版了其扛鼎之作--《复杂社会的崩溃》一书,该书具有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在运用能量经济理论及复杂性理论对复活节岛文明、罗马文明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后,作者本人深刻地指出,一个社会在其对社会复杂性的投资达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临界点,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而崩溃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它的复杂性,如同人类的其他努力一样,其最终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报酬递减的困扰。由此说来,这些文明的崩溃并非是偶然的。

我们将“报酬递减”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的能源供应上,便可以相对直观地体察到能源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显而易见,薪柴能量品位比较低,但很容易获取 ;而煤的品位高,但却比薪柴更难采集,因为把煤转换到可用的状态要耗费更多的能量。石油开采、核能开发同样如此。人类最先利用能源的一定是最容易获取的能源,后续环境中所依赖的主导能源总要比先前的能源更难获得。整体上看,我们的收支比会逐步降低。前文讲过,人们开发自然资源就好比在苹果树上摘苹果,最容易发现,最好摘的苹果一定率先被人们收入囊中,剩下来的,要么是处在人力难以企及的位置而无法采摘,要么就是不好的苹果,不值得采摘。很显然,上述这一过程正是报酬递减的过程。以石油开采为例,我们开采石油并非信手拈来,而是要付出代价的,具体需要进行勘测定位、方案设计、钻井开采等一整套工作,这都需要人力与物力成本的投入,同时也包括实施这一整套工作的所有能耗成本。为方便比较起见,我们可以将其他成本都折合到能耗成本里来。对于最初的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浅层油田,这种能耗成本是很小的,我们获得的报酬自然丰厚;但到了后期的陆地深层油田或海洋深层油田,开采的能耗成本将不断增加,换而言之就是,我们得到的报酬将逐步减少;最终,当成本增加到需要用现有的一桶石油的能耗代价来开采新一桶石油的时候,这时收支相抵,报酬为零。石油获取与供应的链条将中断,危机随之产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