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四景(2)

和谐万岁 作者:李永田


青春是耀眼的闪电,

青春是燃烧的烈火;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青春是累累的硕果;

青春是绚丽的朝霞,

青春是旖旎的春色;

青春是欢快的乐章,

青春是高亢的战歌。

闪电留下夺目的光亮,

烈火给人无穷的温热;

鲜花放出扑鼻的芳香,

硕果带来人间的欢乐;

春色取代严寒的冬天,

朝霞驱走漫漫的长夜;

乐章记下时代的强音,

战歌出自战士的心窝!

中年,美在刚毅跋涉。

假若说,我现在也算一个成功者的话,其中的艰辛,该向谁去诉说?

前几天,小女儿偶然翻出了20多年前她小学六年级时的一篇作文《我最佩服爸爸》,兴奋地向全家朗读。这篇作文从一个侧面记叙了我的处女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雄与祖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写就的。

看到这篇作文,全家人像发现出土文物一样兴奋不已,只有我和我的夫人,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苦涩。

请看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爸爸,请看一名中年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

我为什么佩服爸爸呢?这是因为爸爸有股顽强、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爸爸喜欢写作(傻孩子,爸爸哪里是喜欢,写作是工作、是任务、是使命啊!),因为怕受打搅,就在师院(指徐州师范学院,现在的徐州师范大学)内找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此屋是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水工房),从事起《英雄与祖国》的写作来。

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太热,妈妈怕爸爸在小屋子里闷得中暑,就让我拿了个篮子,装上半个小西瓜(当时,这“半个小西瓜”是全家人对我的特别供给),给爸爸送去。

到了小屋门口,我把门推开了一条缝,往里一看,爸爸正在昏暗的灯光下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问题。……不一会儿,爸爸已是汗如雨下了,虽然桌上放了一把折扇,可他也顾不上拿起来扇一扇,只是用胳膊抹一下汗,又刷刷地写了起来(当时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连窗子都没有,我是光着膀子写作的)。

我提着篮子快步走到书桌旁,轻轻地叫了声:“爸!”爸爸猛一惊,转过头来,看看是我,就笑着说:“哦,是你,你来干什么?”我指着篮子说:“妈妈让我给你送块西瓜。”说着,把瓜拿了出来,送给爸爸一个汤勺。

我出去了,过一会儿又折回来偷偷地从门缝往里看,只见西瓜依旧好好地摆在那里,爸爸仍旧在满头大汗地写稿子。我只好又推开门,让爸爸吃瓜。爸爸没办法,只好匆匆地三口两口吃完,一抹嘴,又写起来。

我轻轻地退出小屋,心里充满了对爸爸的佩服和敬爱……

老年,美在历经沧桑的睿智。

大概是2006年吧,外交部老干部局邀请我为退休老同志作一场演讲,我对这些在外交战线上为祖国争得许多荣誉、勤勤恳恳奋斗终生的外交战士无比崇敬。

我演讲的题目是《革命人永远年轻》,我送给他们的条幅是: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我给他们汇报了几年前,我与几位好友碰撞、总结的有关老年养生的“一二三四理论”,现在已在社会上通过酒楼、茶肆、短信等,以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

一就是“一心”:身体健康为中心。

二就是“两点”:大事清楚点,小事糊涂点。

三就是“三忘”:忘记自己的年龄,忘掉身上的疾病,忘掉人生途程中的恩恩怨怨。

四就是“四有”:有一位风雨同舟的老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有一处温暖舒适的老窝,有一点儿安身立命的老底。

一二三四,不够补齐;笑对人生,无愧天地;颐养天年,时时珍惜;健康长寿,全在自己。

演讲获得极大成功,现场老同志们热烈鼓掌经久不息,饱含的情谊更加深厚,让我倍感珍惜。

一名历经沧桑的老人,应该把世事看透,在千锤百炼中提取出“睿智”的品格!

一般老人在离休、退休之后会感到莫名的失落,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在新老交替、吐故纳新的自然法则面前,会表现得心平气和;一般老人会对一生中的坎坷愤愤不平,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回首往事,会因无悔无憾而泰然自若;一般老人会因退休后无所事事而烦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会抱定“一名将军要死在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发枪弹中”的信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般老人因考虑给儿孙留下钱财而夜不能寐,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坚信“行止既已无愧天地,褒贬任由春秋评说”;一般老人极怕时光的流逝催人衰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能保持“7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坚信革命人永远年轻;一般老人最怕疾病和死亡,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坚信自己的生命已在后来者身上延续,含笑走向另一个世界。

……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经历,步入花甲之年后,我很少对镜悲白发,去叹息什么“朝如青丝暮成雪”。

我不惋惜那些逝去的年华,因为,“现在的我”乃是“过去的我”的积淀;我仍然憧憬着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因为“未来的我”将是“现在的我”的延伸。

留不住时光,却能留住记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未来的人生途程中,我试图将童年的天真、青年的浪漫、中年的刚毅、老年的睿智,和谐地齐集于一身,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假若把“做人”的四景演化为“做事”的话,我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童年时,为兴趣做事;

青年时,为生存做事;

中年时,为责任做事;

老年时,为良心做事。

兴趣做事,欢欢乐乐;

生存做事,坎坎坷坷;

责任做事,兢兢业业;

良心做事,快快活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