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接触中共群英

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吴印咸


吴印咸在延安时期多次拍摄中共领导人,既生动地记录了这一代领导群体的风貌,同时也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对人像艺术的追求。

在延安的岁月,他通过光影的魔力,使他镜头下的领袖人物更具有别样的风采!

在吴印咸看来,拍摄领袖人物有难度也有乐趣,他读过西洋美术系,有过系统的绘画训练和修养,又曾经担任过上海红灯照相馆的摄影师,所以拍摄人物肖像对吴印咸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如何让领袖们的思想、感情、气质、性格在画面中得到体现,就需要多花心思,在构图和用光方面来表达自己对不同领袖的不同感受。延安的物质条件与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是无法相比的,然而,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吴印咸对照相机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学会了利用自然条件处理照片,利用现有背景和氛围对人物进行充分的表现。这些经验的积累反映到实际拍摄上,就使他拍摄出来的人像不再是呆板的照片,而是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到延安之后,吴印咸拍摄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将那些充满智慧的眼神和颇有特色的动作都留在了黑白胶片上……

吴印咸在延安期间,拍得最多的人物还是毛泽东,凡是毛泽东所参加的活动,特别是会议,吴印咸基本上都进行了拍摄。

拍摄中,吴印咸也深深感到了毛主席对拍摄工作的配合和尊重。为了利于吴印咸的拍摄,毛主席在发言时常常故意放慢手势,吴印咸就利用这个时机,放大光圈,抢拍最佳瞬间,拍下了一系列流传后世的经典照片。

吴印咸见到的刘少奇高高的个子,梳着大背头,总是不苟言笑,就连走路也似乎老在沉思着什么。

刘少奇早年主要从事工会和共产党的秘密工作,对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过抵制。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拥护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

吴印咸也为人称“诗人将军”的陈毅拍过肖像。

陈毅在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又与朱德一起领导了湘南起义,是毛泽东念念不忘的井冈山战友之一。1937年,陈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后接替叶挺任新四军军长。

当时,刚从江淮前线回到延安的陈毅虽然脸颊消瘦,但却精神焕发,坚毅的双眼透出炯炯有神的光彩。透过吴印咸的镜头,不禁想起这位在赣南山林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的传奇将军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与毛泽东的战友情谊是从井冈山时期就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前往吊唁过党内三位同志,前两位是任弼时和罗荣桓,最后一位就是陈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