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尾声

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吴印咸


1945年8月,成立七年的延安电影团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中共中央的指派下,电影团成员被分批地派往东北解放区,参加人民电影第一个大型制片基地的筹建。临行之际,吴印咸对全队人员,也对自己提出了一项要求:人在机器在,人在底片在!

在率队出发之际,吴印咸接到新的任务:跟随叶剑英同志前往北平参加国共谈判,在军事调处执行部作中共方面的摄影记者。谈判破裂后,吴印咸回到江苏老家。为了与从延安出发到东北的电影团战友们会合,7月,吴印咸来到了山东烟台。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威名赫赫的英雄部队—东江纵队。1945年,朱德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当时,东江纵队主力奉中央命令北撤至山东解放区。放眼望去,东江纵队的大会场里,11 000多人的队列整齐有序,战士们脸上洋溢着抗战胜利的喜悦,吴印咸迅速举起照相机,留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此后,吴印咸一直在电影部门工作。1955年,国务院决定在北京筹建一所培养电影人才的高等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吴印咸被调来北京参加筹建工作,担任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到北京电影学院后,工作之余,吴印咸拍摄了《红旗谱》、《白求恩》两部影片。

195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一天也进行了新中国第四次阅兵式。

当时,每个院校都有一定数量的观礼票,持观礼票就可以到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庆典活动,前几次吴印咸都把票让给了更想去观礼的同志,这次,同志们坚决不肯拿他的观礼票,说:吴院长,轮也该轮到你了!于是,吴印咸拿着有关部门分发给北京电影学院的观礼票走上了天安门观礼台。这次上观礼台,吴印咸还有个小小的“私心”,他想再为领导人拍摄一张照片。吴印咸清楚地记得1956年在中南海与毛主席的一次相见,毛主席一见到他,立即握住他的手,连声叫着他的名字,说:“我记得你,我记得你。”但当时时间太匆忙,以致未能为毛主席拍照,吴印咸一直将之引为憾事。

上午9时55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由于观礼台在天安门城楼的下方,吴印咸举起照相机仰视着取景框里的领袖们,那一张张脸庞是那样熟悉……

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朱德、周恩来正在向群众挥手致意,一片如潮的欢呼声中,吴印咸按下了快门,虽是仰拍,但吴印咸选取了天安门城楼的东南角上领袖们正在挥手的瞬间,使领袖们的伟岸气魄和广阔襟怀在这一刹那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又以花甲之年远赴外地,拍摄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孟泰和号称“铁人”的王进喜。

新中国摄影、电影事业的创造者吴印咸早已是誉满中外。他曾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4月,他在美国接受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授予的“摄影功勋证书”并举办展览《新中国诞生地——延安》。

延安,是吴印咸这位一代红色摄影家心中永远的圣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