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策卡在了哪儿?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电视上经常看到国家出台一些政策,都是照顾我们农民工的。到了现实中,却又走了样儿。”辽宁省朝阳县的农民工王永涛告诉记者,2003~2004年,他和一些老乡在朝阳市的一个建筑工地干活儿,到现在工资都没能要回来,“忙活一年最后什么都没落下,我们能找谁说理去。”

2002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接连出台,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可是工伤医疗保险、孩子上学、讨要工钱,仍然困扰着很多农民工。有政策难落实,成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瓶颈。

农民工该归谁管

“好政策我们也听说过,可是具体到我们打工的地方有啥政策,我们出了事儿谁能管,我们就说不清楚了。”从河北来北京打工的宋明光告诉记者,他半年前在工地被落下的砂石砸伤了眼睛,因为没有保险,工程的老板给了他3000块钱医药费,就不再管了。在老乡的劝说下,宋明光每天拿着自己的材料去北京的各个媒体求助。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洪远认为,中央的农民工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主要是利益问题。政策一项接一项地出台,但没有调整好一些执行部门的利益问题,从而导致政策失灵,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这部分资金跑到了个别部门,而不是农民工身上,现在的关键是做好各方面的利益调整,最终明确农民工的各类问题该谁管、谁来埋单。

“保险我们根本没见过,公司也没给我们上过任何保险。”山东菏泽的王鹏在天津一家家电制造公司上班,他对记者说,“我们也想过,自己的安全什么的应该有保障,可是岗位就这么多,人家不要保险也干,你要求这些就没人愿意录用你。”

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王永涛告诉记者,自从工资被拖欠,他们就开始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去劳动监察部门,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应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说了情况,“仲裁庭那儿的人说拖欠款额过大,让我们去信访办。”王永涛对要回自己的工资越来越绝望,“上面的政策再好,执行的也是下边。下边的不执行,我们也不知道这事儿怎么解决。”

针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为了防止有关执行部门弄虚作假,一般在政策出台的同时就制定了种种规章制度,比如针对农民工培训开展的阳光工程,就要求首先由指定单位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经由农民工本人确认,专项资金才能支付。安徽省一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地方弄虚作假,冒领补贴款。如果是上面没有配套资金,下面又没有指定负责执行和监督的部门和政策,执行起来就更难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