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因篇:医院卖了包袱甩了农民咋办?(1)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江苏省宿迁市124家乡镇卫生院和9所县级医院,以公开拍卖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全部完成,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已经成为宿迁的历史。

没有一家医院再姓“公”

2005年10月20日,在江苏宿迁市沭阳县陇集医院。院长王雪田在简陋的办公室踱来踱去。3个月前,经过二次改制,他以15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家乡镇医院,成了这里的新主人。2001年,这家乡镇医院以245万元卖给了当地的一个企业老板,因经营不善,由政府部门托管。4年后,这位在温州、南京等大城市打拼过的“大老板”,买下了这所乡镇卫生院。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下辖沭阳、泗阳、泗洪、宿豫和宿城区,共124个乡(镇)、1418个行政村;全市5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45%。2000年3月,宿迁市公有医疗单位产权改革首先从沭阳县开始,并以沂涛、南关、青伊湖三个乡镇卫生院为改制试点,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卫生事业民营化的序幕。截至目前,124家乡镇卫生院和9所县级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部完成。

卫生资产中民营占627%

据市卫生局有关人士介绍,5年改制,使宿迁卫生资产大大增值。2004年全市卫生总资产已经达到1539亿元,比改制前的1999年增加1044亿元,增长了2101%,民营卫生资产占全市卫生总资产的比例由1999年的12%上升到2004年的627%。同时,宿迁在卫生投入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开始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在“一乡两院”制的构想下,全市124个乡镇陆续建立了主要承担预防医疗保健服务、卫生监管等职能的卫生院,而乡镇医院则专门从事医疗活动。

乡镇医院人才流失病人向县城云集

据介绍,在有170多万人口的沭阳,为了争夺更多的病源,各家县级医院开始大规模挖人。一时,沭阳县医疗骨干的身价倍增。一个副主任医师,在周边地区只有月薪2000元左右,而在沭阳却被炒到3000~4000元,有的医疗骨干年薪甚至拿到12万元。而作为乡镇医院来说,人员流失相当严重。沭阳县陇集镇医院没有改制之前,还有职工七八十人,现在医疗外科骨干基本流失,主治医师只剩下五六个,全院减少到30人左右。记者在泗洪县某医院看到,近30多名主治医师都是从乡镇医院来的。特别是农村的病人逐渐向县城云集,乡镇医院的日子更难过。陇集镇医院没有改制之前,一年的收入有100多万元,最高曾经达到170万。改制以后,营业额却急速下降,2004年只有六七十万元的收入。随之职工工资也下降了2/3。而且,改制都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职工身份的置换,包括养老保险的缴纳等。

二次改制迫不得已中医科室在萎缩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最初宿迁医改的时候,采取拍卖的方式,所以很多县级医院,尤其乡镇一级的医院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投资状态,改制后医院经营日益艰难,加上职工的不稳定因素,有很多医院不得不进行二次改制。据记者了解,在完成二次改制后,沭阳县中医院效益不断增加,但该院中医科却完全是在亏本经营,一步步萎缩。没有改制之前,中医院还有一个专门的中医病区,现在已经消失。由于科室收益下降,所以医院原本招来的一些中医人才慢慢都转向西医。

医疗费用未降反升县级医院涨幅大

宿迁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说,改革后的全市医疗服务价格连续5年下降。其中门诊费用市县级医院由1999年的7549元降低到7019元,下降了7%;乡级医院由3762元降低到2784元,下降了26%。同时每日病床收费、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都是大幅下降。但记者在宿迁采访期间,一些病人都感觉“看病比起以前贵多了”。泗洪县魏营乡一位农民拿着刚拍的片说,以前30多元就行了,现在已涨到180多元,你说看病贵不贵。2005年5月,江苏省卫生厅曾在宿迁专门做过调研,走访40多家医疗机构,发放调查表267份,抽查门诊处方1065张,住院病历42份。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医疗费用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其中尤以县级医院涨幅最大。

医生的困惑:医院是公益性的还是营利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