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oogle的成功之道(6)

与未来同行 作者:李开复


在Google,我们可能同时开展很多项目,在网上放上很多产品,但这并不是因为公司的资金充足,可以浪费,才这样做。其实很多这样的项目都只是一个尝试,并不一定是公司以后的发展目标,之所以在不确定时就放到网上,就是因为公司认识到以这种方式得到用户回馈的周期比做一个市场调查或者目标用户访问要快得多。不盲目做市场调查,而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将市场和技术结合起来,实时地得到市场回馈,这是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

用户优先

很多软件企业都遵循用户优先的准则,但“用户”这个词在Google公司又多了一层含义。有人批评Google是技术主导而非用户优先,这是一个误解,因为?Google的产品都是面对互联网用户的,而Google的员工其实也是互联网的用户,也就是说,工程师们在研发产品的同时,也能够以最终用户的身份审视和评价产品,所以由他们来做就是用户主导。Google所有的产品都以互联网为平台推出,实时地得到用户的反馈,实时地得到用户下载和使用产品的统计数据,并实时地根据这些反馈和数据修改或升级公司的服务或软件。

这样一来,Google绝大多数产品的研发过程都会有最终用户直接和全程的参与:在产品设计阶段,最终用户的需求可以毫无障碍地反映到研发小组;在开发阶段,处于迭代周期中的软件产品不停地接受着最终用户的测试;在产品稳定和发布阶段,来自公司内部的工程师和来自全世界的用户共同组成了高效的测试团队。经过了“工程师创新,用户投票”的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会在用户满意度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虽然Google公司采用了以工程师为主导的研发机制,但是其产品创新利用了互联网的特性,使最终用户从始至终参与其中,所以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

Google坚持“用户优先”的原则还体现在公司实施的项目上。Google开发产品的依据是“这个产品是否对用户有用”,而不是“这个产品是否能让公司赚钱”。例如,Google大力推行的图书搜索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巨大。而且因为对终端用户免费,公司短期内没有得到回报的机会。如果是其他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公司,可能就会把人员放在更有回报的项目上,或者把经费花在雇佣更多的业务员,而不是工程师上。但是Google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任何一本书,无论这本书以前是否有电子版,是否在互联网上,并且不必知道书名或作者名,只要用书里的任何一个词进行查询就可以了,这是用户需要的,因此我们将继续做下去。

使命清晰

微软公司在三十年前的企业使命是“让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PC”,因此在十多年前把四个成功的产品合并成Office套装产品,来推动这个使命的实现,最终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福特公司设计一款新车时,为了实现自己在成立之初就设定的企业使命——“让每个普通美国人都能买得起一辆汽车,以享受美丽的生活”,放弃更强调汽车的性能的设计,采用另一种更强调汽车的廉价与舒适的设计,最终成为汽车行业中的巨擘。跟这些最成功的企业一样,Google公司也拥有清晰、明确的企业使命,那就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并用这个使命来主导资源配置,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

有些人看到了Google的许多新产品,例如Google视频、GMail、Google 桌面搜索等等,不理解这些产品中的内在联系,因此怀疑我们的产品线是不是凌乱不堪,随便由工程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因为所有的这些产品都是符合Google的使命的。因为面对互联网上数量惊人却明显缺乏有序性的信息内容时,普通网络用户总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如何使最有用的信息以最恰当的形式展现在最需要它的用户面前,这应当是网络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Google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一挑战背后蕴藏的巨大机遇,才不遗余力地将研发力量投入到信息整合和网络服务中来。Google的目标是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文字、图片、新闻、邮件、商品、音乐、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提供一个统一、便捷的组织方式和检索渠道,这一目标也正是Google在规划和制定创新方向时最为重要的决策依据。(下图展示了Google已经向用户推出的、符合Google使命的产品家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