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视野开阔(4)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2)多结缘“国际化人士”

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本书,许多成功的国际人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观念、价值、经验。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校和社会上的讲座、论坛、会展服务、社团活动,认识一些有用的人或能带来启发的人,就业乃至创业时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帮助。而对于期望申请留学的学生来说,有时一份著名教授或知名人士的推荐信比学习成绩常常更有分量。

林毅夫在担任翻译中与舒尔茨教授结缘

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能够拜在著名教授舒尔茨的门下学习经济学,正源于他在一次义务翻译工作中结识了舒尔茨教授。

198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教授应复旦大学邀请进行学术访问,在访问结束前还到北大发表演讲。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高考恢复不久,学校找不到英语专业又熟悉西方市场经济学的合适学生做翻译。林毅夫是个特例,他原是从金门泅游到大陆的台湾军官,还曾因为“投笔从戎”而入选过“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并在台湾获得过企业管理学硕士,再加上英语基础好,便担任了舒尔茨教授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林毅夫的英语水平、现代经济学功底、过人的胆识,让舒尔茨教授深感惊讶和欣赏。舒尔茨教授回国后,主动写信给北大经济学系以及林毅夫本人,邀请他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林毅夫来到芝加哥大学,80岁高龄、已有10年没有带过博士生的舒尔茨教授破例将其招为关门弟子。后来,正是芝加哥大学的留学经历为林毅夫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注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目光不要只放在自己单位或校内,也不一定只看准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可以多去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参加展览会都可能有收获。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展览,其中有大量来自海外的公司。这些展览会期通常有一个星期,需要大量临时帮忙的人手。因此,不论来自什么学校,你可以主动提出免费帮助看展台,这中间有很多的机会,使你以“目见耳闻”的方式了解国际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文化交流,了解许多跨国公司的业务并建立联系,当然也能认识一些人,收获的也不仅仅是国际视野。

我在会展中找到实习工作

我在加拿大读书时发现,服务各种会议是个很好的介入社会、找实习工作、交流或结识人的方式。在我留学的第二个暑假,加拿大政府和企业界在多伦多召开一个大型研讨会,探讨如何使加拿大的企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商学院选派了几名申请服务的MBA学生参加会展,我是其中一个。

在研讨会上,我注意到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会长在发言中提及他们正考虑争取发起一个“协助中国14个沿海城市的发展项目”。他发言结束后,我立即上前祝贺,并表示我是个中国人,询问他发言中提到的中国项目。最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暑期工作机会,便毛遂自荐。会长当场让我寄份简历给他。回校后我寄了简历。不久,便得到回信:愿意在暑期聘用我作为顾问。我就这样在一次会展服务中找到了一份很好的暑假工作。

(4)打好自身国际化的基础积累

在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英语这一基本交流工具,开拓视野,了解一些国际商务通用的话语、规则、礼仪,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国际化企业和成功人士的案例,这在简单的就业中都有帮助:当你在面试某个跨国企业的职位时,哪怕你不是名校或是名企出来的,当你掌握了该公司的内容,滔滔不绝地分析该公司及同业的龙头、竞争者、追赶者的战略得失,核心企业家的个人风格,这不正让你增加被录用的可能吗?这甚至可能比你有名校或名企的品牌更有效用。

开拓视野,克服自身盲点

乾隆和马戛尔尼

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由科学家、作家、医官等90人组成的使团,拜见乾隆。在这次见面之中,满清统治者视野中的盲点毕现无疑。

英国人带来了最新的发明: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还有当时英国最大的“君主号”战舰模型。英国人都以为满清贵族会感到惊奇。但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马戛尔尼还赠送过榴弹炮等火药武器,但是当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英国人发现,几十年前赠送给清政府的大炮与炮弹都完好无损地摆放在那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