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视野开阔(7)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当时,王通讯在演讲中说:“现在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学英语,算一下,如果考90分只需要花100个小时,但是要考到95分就需要200个小时,90分和95分只是5分之差,却要多花费100个小时,值得吗?为什么不拿出这100个小时再去学一门课充实自己呢?”

陈兴动就是被这段话打动了,后来,除了经济系的课程外,他还选修了生物、哲学、历史、地理、语文写作等课程,经常跑到其他系去上课,学得比那些专业的学生还认真。陈兴动认为,这种多元学习扩大了自己的基础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对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世人都喜欢夸耀自己见多识广,但对于一个志在成功的人来说,需要的不是夸耀,而是真正的见多识广。因为创业中的信息,其实就来自于眼界视野,Idea的产生,经常需要外界的刺激和触动。

人生开放所带来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帮助我们拥有广阔的视野,并获得最广泛有用的信息、资源、机会。

开拓视野,打破视野时间和空间限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书。

书是人类文明、经验、思想、智慧的传递工具。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就是左宗棠的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万卷书,神交古人”。杜甫也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读书带来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下笔”成文的素材和技巧,而是“下笔”挥就人生的思想、灵感、信息、经验、智慧。

简单说来,读书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实用功能。提供打破时间限制的智慧和信息,承载超过个人容量的知识和技术,成为人生教材和信息传递平台,能为我们破除视野中时间和空间的“盲点”。所以中国还有句古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修身功能。读书能够修身养性,能够陶冶性情,能够供人娱乐休闲,是很好的精神食粮,这能让我们超越性格和情商上的盲点。

开卷有益,多学博知,这是古今不变之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事事亲为,不可能走遍世界上每个重要的角落,更不可能将整个世界都放在视野之中。而几本书往往就能跨越浩瀚的时空,让古今中外的智慧诉之于脑海;几份报纸就能跨越地理,让世界大事尽现眼前;甚至你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连接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

读书对人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手握几十亿美金的橡树资本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德淼是我很熟悉的一个朋友,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他曾经是个有名的神童,14岁从南方辗转到北方上大学。回忆大学生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营养就来自于“看书”。

“那真是一个很荒诞的时代,但也百花齐放。各种古典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书都有的看。我最喜欢的是哲学,黑格尔、资本论、巴尔扎克……”当时许多人都是读着于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步入经济学大门的。因为以前的底子太薄,这本《政治经济学》每每读到50多页,朱德淼就读不下去了。但他不服气,于是一遍遍地看。一本《政治经济学》,他至少重读了六七遍,直到烂熟于心。

朱德淼不仅懂经济和管理,他还是个高人文素养的诗人。2007年在我们组织的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上,他和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同台朗诵了一首他写的诗,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现场精彩伴奏,赢得了满场喝彩。朱德淼一向认为自己学生时代那些书没有白看:“许多的基础就是那时候开始夯实的。那是我人生很重要的阶段,无论是逻辑上的积累、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思考的方向,都从那时候开始。”

金庸曾说过一句话:“我宁愿做一个囚犯有读不完的书,也不愿做个衣食无忧但没有读书自由的人。”

瑞尔齿科的创始人邹其芳初中毕业16岁就在工地上充当和水泥的工人,这种体力活大人都感到劳累,何况一个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而改变邹其芳命运的,正是他的读书习惯,因为业余长期保持读书的爱好,他后来才能抓住恢复高考的机会考上大学。邹其芳后来回忆说:“是书给了我生活的动力,是书给了我内心的踏实感,同样也是书,才使我不至于在以后的机会面前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