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有效策划(5)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而他为什么有兴趣“帮助大老板做好”,这又是因为:“我自认是一个有一点天分的咨询人员,而且我对帮助许多不同行当的人做好事情也更有兴趣。在我看来,不同的行当,就犹如保龄球道中的一道,在哪个球道上,你打得再好,也只是一道而已。我对趴在一条道上从早打到晚,没有太大的兴致,吸引我的是让不同行业之间的经验互相交流,拆除门户之见,让每一行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零点咨询集团从创立第一天开始做,目标就很明确,就是指向民意收集、为商业决策者和公共决策者提供服务的公司。

第三部分是了解自己内心的追求、爱好、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

另外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兴趣比天才重要。”

兴趣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感。对于创业者来说也一样,创业通常首先萌发于内心的期望和需要。不管是雄心壮志,还是野心虚荣,你总会为自己的渴望而工作和创业。内心的欲望和期望,也会决定你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癫狂?激情?感性?独断?就算你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它还是会把你带向一条压抑自己的人生路。

第四部分是要了解外部世界,以及你在这个世界中所承担的义务、责任、权利,并定位好社会中的自己。

关于人与环境、社会互相影响的关系,古代已经有过很精妙的比喻:譬如“树挪死,人挪活”,又如“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在浅滩遭虾戏”。每个人的发展空间不可避免总要受到时代、社会、环境的局限,毕竟人类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首先,人能生存于这个世界上,就取决于别人——你的父母。因此,了解你自己身在哪里,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权利、责任,客观环境对你的制约和影响等等,这一过程其实也是认识和完成你自己的过程。

汪潮涌的回国路

汪潮涌曾是清华著名的学生,19岁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硕士,20岁被选拔到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他职业生涯的最大转折是33岁辞职,他辞掉了摩根斯坦利亚洲副总裁兼北京首席代表的职务,然后创办信中利投资公司,从一个职业经理人转型为创业企业家。

我们在商会的一次沙龙活动中,曾聊过回国创业的这个话题。他说,他之所以回国,就是因为知道那个“环境”对自己事业发展的制约:

“一个华尔街大投资银行的海外公司总裁,会享受很高的年薪,还包括有诸如住五星级酒店、坐最豪华的汽车、一年两次的欧美度假、外加10多万元的驻外补贴等等。但是,华尔街终究是那些WASP(即白种盎格鲁-萨克逊清教徒移民的后裔)的天下,像摩根斯坦利,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甚至连犹太人都没有,就算现在这些大公司里的黑人、少数民族族裔都还是很少,而且地位不会太高。一个中国人在摩根斯坦利这样的跨国投资银行,充其量也就是做到大中国区的负责人,以后的发展就很有限了。”

了解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其实就是定位这个环境和群体中自我位置的过程。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环境?这个社会和环境最急需的人才是什么?它最多能给予你什么?它对你有什么影响?你是不是这急需中的一员?能不能成为主人?如果处在不利的环境,你能改变这些客观现实吗?如果不能改变时代和环境?你又应该怎么做?

人生策划,必须要弄明白这些问题。

2.我要做什么?

托·卡来莱尔有句名言:“在生活中,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什么。”

开放式人生策划的第二步,就是要将“我想做什么”和“我必须做什么”结合起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是确立自己真正的目标。

目标学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学科。

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理想、志向、欲望、渴望、愿望、期望,目标可能包含这些因素,却不等同于这些名词概念,因为它指向的是一个符合SMART五要素、具体可执行的事物。根据时间来分类,我们可以划分为远期、中期、近期目标;根据地位来分类,我们可以分为主要、重要、一般目标;如果根据主观意愿来分类,我们可以分为理想性目标、现实性目标、被迫性目标。我们的理想、爱好、兴趣,换句话说,我们喜欢做什么,一般都属于理想性目标,这是我们最主动最本真的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