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有效策划(10)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比尔·盖茨之类的人毕竟是少数特例,而且他也是在读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职业积累,他之所以退学不是因为不想进入大学,而是他想在计算机业创业,但进的却是法律系。并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循序渐进,因为全面丰收的季节永远是在秋天。

海归创业成功的共性之一:五年的职业积累

我在创作《当代中国海归》时,曾归纳和总结了300个海归成功创业的案例,发现他们的创业成功有许多共性,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们平均都有五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和职业积累,并且与后来创业所在的行业方向相近。如UT斯达康的创立者吴鹰原来就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五年,百度的创立者李彦宏在道琼斯和Infoseek做搜索技术方面的工作也有五年,携程网的创始人沈南鹏则曾在华尔街三家投资银行工作过八年。

相反,那些出国前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出国只拿了一个学位就归国的海归,因为缺少职业积累,不但创业难以成功,甚至连找到一个好的工作都很困难,以至沦为“海待”。

进行好的职业积累,关键当然是你的职业积累要有价值,步步台阶,互为基础,而不是在进行重复劳动式的积累。

林肯有句名言:“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

我们的职业积累也是如此,必须步步台阶地“人往高处走”,而不是去做一些重复的、倒退的、没有价值的、没有关联的工作积累。只有你的起点越来越高,平台越来越大,过去的业绩越来越能证明你的天赋和能力,你的个人品牌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你才能跳得更高更远,也更能掌握职业生涯的主动,自己主动挑选工作,然后逐渐实现职业期望。

洗盘子收入再高,也不能写进简历

1984年,我作为最早一批去北美读MBA的大陆留学生,虽然有奖学金资助,但经济上也远比大多数人要拮据。那一年我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更别说参加来自港台学生的聚会和舞会,可我也始终没有去餐馆做洗盘子之类的工作。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人生时间和机会成本有限,应该去做最有效能、最有价值的积累。洗盘子的收入再高,可就算洗了一万个盘子,也无法写进你的简历,为你以后的事业发展做铺垫。

我在加拿大的兼职,就是找机会去银行、大公司做事,为重要的会议做服务工作,甚至做义工翻译。哪怕收入再少,只要能接触高层次的人,能进入商务中心的圈子,接触毕业后期望从事的事务,能够为以后发展积累经验和经历,同时维持基本学习生活费用就够了。

因此,等我在国外读完书时,我的个人履历已经非常丰富:我在国内对外经贸部工作过,国外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实习过,还在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做过翻译,在好几个跨国公司短期实习,期间还去日本给大公司做过培训讲师……因为这些有价值的工作经历,我毕业时也拿到了7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顺利地获得了我期望的工作——进入全世界最大的工程管理国际咨询公司之一SNC-Lavalin,两年之内就从助理经理成为了董事经理,是海外最早一批担任跨国公司高管的大陆留学生,也很早建立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品牌。由于有很好的规划和很好的起点,我又到了另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副总裁,还做了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后来更有机会做GE、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等大型公司的高级顾问等系列职务。

我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策划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就必须注意进行有价值的职业积累,就要把握人生当中决定性步骤,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少走弯路,不留遗憾,做最有效能的事情,千万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和生命。

大学策划:职业策划的启动期

中国高校急需加强职业教育

北大副校长海闻曾抛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大学需要“培养蓝领”。他认为中国大学以前偏重于理论教育,专业主要从师资实力来设计,而不是从社会和职业的需要出发,缺乏应用性,导致大学在经济改革中成为落后的一部分。因此,今后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提倡职业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