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高效行动(6)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管理好我们的行动力

刘积仁的行动艺术

东软集团目前已在上海上市,东软董事长刘积仁在我主编的《创业英雄》一书中,总结了他在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中的“行动艺术”:

“第一,行动前你要了解所做行业的大发展趋势。如果连这个都不清楚,就相当于在一个森林里找不到自己追求的方向。这个趋势不是小范围,不是你所在的某个地方,而是全球的,看得越远,机会越多。”

“第二,注重执行和细节。当你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要思考用什么样的策略达到你的目标。就如在森林里虽然找到了方向,但走的路线和方式也需要有所选择,有些人选择得不够好,最终就迷失了。细节和策略对一个企业决策的执行来说,也是相当重要。”

人生的征途就如同一场大军出征,先有战略目的和作战计划(策划)、进行充分的战争宣传和动员(整合和品牌),寻求盟军(圈子)、了解情况知己知彼(开拓视野)、鼓舞军心士气(自信和胆略),最后两军对垒,胜利的唯一保障也就只有行动力。

这也是一个常识性的公式:行动成功=敢于行动+及时行动+善于行动。

我们必须敢于行动,及时行动,也必须善于行动。而善于行动者,行动高效者,在做好策划拥有目标和方向,能够把握机会及时行动之后,单纯就行动力本身而言,无非是做好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图6-1:高效行动力的关键

(1)充分准备

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做好准备,是成功的首要秘诀。”

中国也有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充分准备,对于任何行动来说无疑是必须的。只有大弓拉满月,最后才能射出势大力沉之箭。

准备充分才能把握机遇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对外经贸部工作。刚开始,我跟大多数刚进机关的新人一样每天打杂,天天盼着有机会能用上所学的专业。有一次,单位来了外宾,处里宁愿派车接送那位老翻译回家换西装,也没有让我去尝试。但是,我依然相信机会总会有,关键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握。因此,每天下班后我都待在办公室里自学经贸方面的知识,同时翻译一些有关书籍,其中就有一本是联合国出版的《发展中国家工程项目指南》。

后来,世界银行来到中国开展业务举办第一个讲座,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的代表挤满了北京二里沟谈判大楼的会议厅,都希望了解世行的业务。可是国内刚刚对外开放,对世行的概念、过程、导则和方法闻所未闻,经贸专业的翻译都难以准确翻译。世行的专家也只能干着急——该讲的都讲了,但很多听众就是不知所云。上午讲座结束后,领导就过来对我说:“小王,下午你来试试,这下看你的了。”我知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机会到了。

由于之前我翻译过《发展中国家工程项目指南》,这本书中的业务与世行非常接近,很多术语和专有名词我已经琢磨过,因此,下午我翻译时非常顺利,听众豁然开朗,而世行专家也感到惊喜,甚至询问我是否去过世行或者留学过,所有的领导和同事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于是,接下来几天讲座全部安排我来翻译。后来对外经贸部国际组织联络司还打算借调我去联合国组织机构做翻译,但我的单位领导这时更愿意我在本单位发挥作用。我的这段经历,可以说是充分准备、抓住机遇取得工作成功的最好诠释。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只有对行动目标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顶上去,甚至崭露头角。一般而言,我们在行动之前需要做这些准备:

——思想准备。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就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心态开始。

——信息准备。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对复杂环境和问题,需要我们对环境和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和了解。

——能力准备。要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宽广的视野和掌控局面的综合能力。

——人脉准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很多时候,一个人单枪匹马很难成事。

(2)持续专注

歌德曾有句名言:“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必须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