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员工得到应得的利益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李嘉诚虽是华人首富,但穷奢极侈、极尽富豪之事,我们却无法在他身上找到任何痕迹。“钱可以用,但不可浪费”,是他的信条。

一位控制着数百亿元以上资产的企业领导人,一位拥有10多万员工的首脑人物,以一种超人的自律精神,劝导着人们千万不要浪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也许有些人认为李嘉诚是一个守财奴,太过于悭吝,但从他多次慷慨捐赠于不同的教育及公益事业,我们再次印证,富而不奢、崇尚节俭只是李嘉诚先生对个人的生活要求,是他个人生活的一种自律,是对欲望的一种克制,是经商必备的自制。

自制,就要克服欲望。自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商人与钱打交道,更要和欲望战斗,与各种利益纷争相伴。经商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战胜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贪念。懂得节俭,其实就是对个人欲望的一种克制,是经商成功的内功修炼方法。

成功的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中往往很节省,毫不铺张浪费;不过,犒赏员工的时候,他们却出手大方,毫不吝啬。

从商的人应该明白,人才等于钱财,这是许多商人的生意经。他们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才能留住有才华的骨干,才可能把生意做大。

其实不难理解,员工是“经济人”,薪酬是员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员工通过努力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不但直观地体现了其价值,更能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之,在一个企业里,员工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出色的业绩后,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没有得到期望的特别奖励,得到的报酬和其他业绩平平的员工相同,那无疑是令人沮丧的。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改善,久而久之,业绩优秀的员工就会变得麻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将慢慢消失殆尽。最终,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本身。

“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要慷慨”,一舍一得之间,展露的是商人经营智慧的高下。一个对自己慷慨,对员工和生意伙伴抠门的老板,是不可能把生意做大的。  

一个“诚”字赢天下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一切德性的基础。一个人连诚实都做不到,其他的品德都谈不上了。回顾李嘉诚经商的历史,他在许多重要的关头,都以诚实和道德作为第一要则。

当年,李嘉诚准备辞去塑胶公司的工作而自己创业时,在向老板递交辞呈时他说了一句老实话:“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大概也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那一刻,年轻的李嘉诚是怀着愧疚之情离开的。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生意人坚持诚实待人,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才容易广结善缘,把买卖做大、做久。李嘉诚正是靠“诚实”渡过了一次一次生意上的难关。

在塑胶厂濒临倒闭的那些日子里,工厂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起初,李嘉诚不敢承认自己的经营失误。在母亲的教诲之下,他终于悟出了“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于是,李嘉诚召集全体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错误,并且保证: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以回来上班。此后,他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

李嘉诚的诚实和诚信,赢得了全体员工及其他人的谅解。员工士气大振,工作比原来还努力;银行放宽偿还贷款的期限,但在未偿还贷款前,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料商也放宽付货款的期限,但提出需要再进原料,必须先付70%的货款。后来,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原来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了。就这样,李嘉诚依靠诚实经营,使长江塑胶厂走出了危机。

(1)生意场上也有“义”

李嘉诚对事业上的“信”与他对人的“诚”是分不开的。诚信相合,即为“义”。在生意场上混,做的是买卖,其实离不开为人处世的智慧。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自然是少不了贵人相帮的。

李嘉诚创业之初,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庞大的塑胶花市场,为李嘉诚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2)一经承诺,便要负责到底

“如果想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这是李嘉诚经商的座右铭。

在磨炼李泽钜、李泽楷这两个儿子的时候,李嘉诚回忆说:“我经常教导他们,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来找我的,这些都是因为守信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

在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着无数场交易。大到数百亿的贸易,小到几块钱的买卖,生意人卖的就是一个信用。信用是一个私营公司经营者在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虽不能令人直接获利,但其对经商行为和经营利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真正聪明有远见的商人,都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商誉,他们所追求的是稳定的顾客和长久的利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