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马化腾创业的时候,正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刻,许多同龄人跟他一样,都努力在网络世界里掘金。不同的是,当别人多次尝试不同网络投资项目的时候,马化腾却始终坚持做网络通讯,直到胜利时刻的来临。

当初,对于如何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业务,马化腾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对于是否上马ICQ项目,当时腾讯的股东们存在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对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使大家求同存异,我们开始对ICQ技术倾注偏爱。”

一旦投身这个方向,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就没有半途而废。从某种程度上说,少年时代的经历塑造了马化腾后来的一部分性格: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让他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却是手到擒来。换句话说,不做出点成绩,他是不会放手的。

然而,又有谁知道,马化腾曾因养不起这个项目,差点卖掉QQ。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难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

客户多了本来是好事,然而问题也跟着来了。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令公司不堪重负。他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熬到最后,马化腾真的有点撑不住了,于是萌生了卖掉QQ的想法。问题是,卖QQ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许多买家要求一次性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后来,他们与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结果双方谈判破裂。

用户增长还在继续,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而且找不到合适的买家。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 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后来,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由此,马化腾和他的团队获得了新生。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他自己则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我。”长久以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

几年前,马化腾当选2004年度“CCTV中国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组织管理、业务发展上专注地做事,就会使企业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是一种专业的经营理念。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马化腾,都会用“专注”这个词。马化腾如此阐述腾讯的专注:“最初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都在做与我们类似的事,可只有我们一家公司专注于做即时通讯服务。专注使我们在技术上有了积累。其他公司多采用外包形式开发,不是自己去做;我们与他们不同,我们在后端做的工作更多,难度也更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