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对路子,准确造就成功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马化腾的产品策略是,让产品自己召唤人。他说,只有抓住用户的心,企业才有生命力。因此,在腾讯的产品设计上,他要求做到极致,瞄准用户的易用性。

“为产品做设计最难的是定优先级和先后次序。判断功能的好坏不能写个报告统计下流量证明就完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要看用户是不是需要这个功能。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想得透彻一点。产品经理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度。关注度不一样,结果出来就很不一样。”

比如做QQ影音,马化腾要求团队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东西,否则总是排在第二、第三,虽然也有机会,但缺乏第一次出来时的惊喜,会失去用户的认同感。他提醒大家,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要考虑到外界会将它与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播放能力、占用内存等。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腾讯开发的许多产品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做生意,允许失败。但是,太多失败容易让一个人失去信心,也会浪费太多商业资源,使经商变得无趣。潮商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对市场趋势的拿捏,以及他们制定的商业策略,都非常到位。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商业才华。

泰国首富黄子明,出生在曼谷一个经营钟表、眼镜业的商人家庭。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把钟表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来,他看到泰国海岛燕窝资源丰富,就与别人合伙成立了金岛燕窝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泰国海岛燕窝采摘的专利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日后,黄子明在香港和泰国发展房地产和其他事业,建立起黄氏家族庞大的、多元化的集团,都离不开他对市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黄光裕把国美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手、眼、心”三个字。“手”,就是动作;“眼”,就是视野和观察角度;“心”,就是思考和决策。其实,这三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准确”,即出手准、眼光准、决策准。

都说商机无限,但是再多的商机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有限的时间、资本作用下,任何一个商人都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细分市场,选择合作伙伴,选择营销策略。显然,判断准确才能有胜算,找对了路子,生意就做成了。这就是准确造就的成功。

潮商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善于准确判断,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最大的盈利点。这就好像一头雄鹰在高空盘旋,不到合适的时机它决不行动,而宁愿承受高空的风寒。一旦发现目标,它就会突然发力,从千米高空俯冲下来,这时连最机灵的野兔也逃不过它的钢爪。准确出击,并决定抓住目标,是关键。  

“三问”式的经营哲学理念

2008年10月,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37岁的马化腾凭借107.4亿元人民币的身家名列第九。当时,马化腾的创业故事被描述成一个童话——用3个月时间,创造了一只“永动企鹅”,然后坐地生金。

不过,许多人最感兴趣的是,这只企鹅是如何成为永动企鹅,从用户的口袋里源源不断掏钱的?马化腾本人在这场战斗中,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经营课?

其实,不只是催动QQ这只企鹅,在后来的诸多业务扩展中,马化腾都遵循了一个最基本的商业思路,那就是“三问”式经营哲学。

(1)第一问——面对新领域,你是不是擅长?

商人是追逐利润的,他们对销售额、利润率感兴趣,却容易忽视客户的真正需求。但是,马化腾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并未把赚快钱的新项目、新领域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凭借对网络市场朦胧却又具有预见性的理解,他始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耕耘,等待着收获的那一天。

马化腾认为中国的用户是很挑剔的,“使用起来不稳定就不会选你,哪个好些就用哪个。”因此,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受别人左右,由此让腾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把眼光放得更广一点,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哪一家IM运营商像腾讯这样,在公司发展初期就将自己的命运吊在了即时通讯这一条线上,更没有哪一家企业像腾讯这样走到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这一步。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这是经营的第一关。

(2)第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程序员的自娱自乐。因此,他总是关注用户的切身利益、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产品,这成为他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之一。

早期,马化腾也曾带领团队做过电子邮箱业务。但是,他意识到这种竞争太激烈了,烧钱很多,却没有盈利模式。如果我不做,用户会不会没有便利的邮箱服务呢?自问之后,马化腾得到了否定的回答。既然自己在这一业务领域如此不重要,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呢?考虑再三,他果断停止了腾讯的邮箱业务。

当然,腾讯只是暂时放弃了这一投资,而是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又开始布局、投资了。到了2005年,腾讯通过收购Foxmail得到了成熟的邮件技术,再次迈入这个市场。这是时机成熟后的果敢与韬略。

商业世界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东西看起来热闹,做起来就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了,因此你必须集中自己的资源、优势做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显然,马化腾时刻都以这个原则要求自己,所以他的商业决策都很有前瞻性,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科学。

(3)第三问——如果做了,你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投资一个新项目很容易,把钱砸进去就行了。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投资能否带来盈利,以及这种盈利能够持续多久,你能在这个项目上保持多大、多久的竞争优势。这是马化腾在经营上坚持的第三问。

在腾讯从寻呼解决方案转向即时通讯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时,这一问起到了巨大作用。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涵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充分足够的认识。但是,他再三考虑,知道做QQ是最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投资,于是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化腾的决策是正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