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人物,大人物,一个都不能少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想当初,陈弼臣联合了几位朋友组建银行,成为11名董事之一。后来,走上了银行总裁的宝座,他便全身心投入。多年的从商经历告诉他,经营银行业务离不开广博的人脉。因此,他开展银行业务时,经常与华人和华裔商人往来。大家或谈生意,或寻求帮助,不管哪种情况,陈弼臣都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

陈弼臣说:“在亚洲,开银行是做生意,不是只做金融业务,还要经营好关系。”在他挑选和培养的银职业行管理人员中,就包括后来任泰国政府副总理的汉初。陈弼臣心里清楚,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银行必须同政府联手才有成功的把握。

后来,银行的董事会新添了三名成员,其中西里·西荣庭当时任泰国政府贸易部副部长。果然如陈弼臣所料,贸易部的入股给银行帮了大忙。盘谷银行不仅得到了一些特别的优惠,同时也吸收了政府的部分资金。

以前,大米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而大米出口属贸易部管理。陈弼臣凭借过硬的关系,使泰国大部分大米的出口收入都存入盘谷银行,增加了银行的业务。

1952年和1953年,盘谷银行分别在香港和东京开设了国外分行。在以后三十多年里,盘谷银行又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和欧美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分行,渐渐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世界性银行。这些海外业务的扩展,虽然有盘古银行自身实力的支撑,但是也少不了泰国政府关系在其中的运筹。

开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陈弼臣既重视大人物,也不忽视小人物,因此把各层关系都处理得圆圆满满、妥妥当当。这是盘古银行成为世界性银行的人脉推动力。

正如汕头总商会会长郑定平所说:“由于历史悠久,潮人在各地早都已经落地生根了。像东南亚地区,经过前面几代人在当地的创业之后,已经完全本土化了。从第五代、第六代开始,潮人的后裔开始进入当地的政坛。这些都是我们前辈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是我们到海外发展的人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