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宁可踩滑步,不要说溜嘴

张口闭嘴的学问 作者:忠实


人与人的关系,一旦变得亲密就容易不拘小节,甚至会逾越界线。界线一旦逾越了,必会危及彼此的交情。

阿拉伯有句谚语说:“脚步踩滑总比说溜了嘴安全。”不论多么亲密的朋友,还是必须有所节制,才不致坏了交情。

人是感情的动物,每天的心理状态都不会相同。不但如此,每天受到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也各不相同,所以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随时在变化的。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反应会因为纷扰的心情而有所不同。如果你以为对方和自己的关系非比寻常,不会和自己计较或是以为对方能够了解自己的心意而未加注意,反而,很可能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使对方受到伤害。

与人诚心交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却不是把心中所有的事都和盘托出,而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进入状态。

不论多么亲密的朋友,交谈的措辞都不可疏忽,因为谨慎言辞就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方式。人的内心深处绝对还是有与他人“不同”的地方,然而,不论是哪个时代,都会有人大叹“礼仪沦丧”。

现今还遵守着传统礼仪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但这儿所指的礼仪不是那些繁文缛节的形式,而是你是否真正地了解到了礼仪的本质。

礼仪并没有特定的界限,但在和朋友长期交往之中,随时注意恪守礼仪与自我节制却是很重要的。一旦逾越了礼仪或失去节制,很容易会失去许多朋友。

说话要留有余地

一家报社的记者受领导之命准备去完成一项有难度的采访任务,当领导问他有没有问题时,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您满意!”过了三天,他没有任何动静。领导后来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领导虽然没说什么,但对他前几天拍着胸脯的回答已有些反感。

某人和同事有些不愉快,他向他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此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同事成为他的上司,此人因讲了过头的话,只好辞职了。

这都是把话说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境的例子。把话说得太满就像将杯子里倒满了水,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再滴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充足了气,再也灌不进一丝丝空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把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不过凡事总有意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杯子里留有空间就不会使杯中物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充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下不了台。所以很多政府官员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或议员的质询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那么我们平时说话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做事时,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别人的请求可以答应,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2)上级交代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做人方面,你应注意:

(1)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誓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出言谨慎,以便他日还有携手合作的机会。

(2)对人不要过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的话最好不要说。人的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总之,应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

当然,人性丛林中的状况并不仅这几种。固然把话说满有时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除非必须如此,否则还是保留一点空间为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把自己陷入困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