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匠定律”(4)

决胜红海 作者:周大江


从理论上讲,“变革”应是任何组织的常态,也是管理的本质。经理成就“作品”的抱负必须通过(广义的)变革才能够得到实现。因此,对变革的推动是任何经理都无法回避的课题。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管理者,经理必须直面企业的(战略或组织)变革。即使是那些安于现状的“守成者”,如果排斥或抵制变革,其结果可能是连现状也守不住。

通过张狮子的类比不难看出,一名成功的经理,首先必须悟道。如果不悟道,仅仅靠昏昏碌碌的经验,或者是依附于企业既有的(哪怕是强大)的管理体系,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更何况绝大多数的经理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碰到一个足以依附的好的“现状”——企业的前辈们创造的强大体系。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创造。

悟道之后,必须“知天命”。所谓经理的“天命”,就是要清醒地认知经理与企业、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正如前文所述,经理要清醒地认知到经理和工匠一样,只能通过“作品”来彰显自己的价值;为了能有好的“作品”,他必须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没有为“作品”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无论是工匠还是经理,都不可能有所作为。

我以为一名经理的境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层次——自发、精明和悟道。但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中,一名经理的社会地位(服务的企业及其职位),往往是多种机缘综合的结果,因此,经理的境界并不与他的社会地位完全相关。或者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那些身居耀眼地位的经理就一定具备了很高的境界。

不过,这恰恰是需要经理们高度警惕的。时下流行这样的风气,在全球企业管理界(学术和实践),都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倾向:大家都在向那些最“耀眼”的企业看齐;总是想当然地把一个知名企业的管理者的只言片语当作“教条”来顶礼膜拜,仿佛只要是表面上成功的企业,就处处都是对的,他们的“经验之谈”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但没有人留心这样的现象:不少风光一时的经理,在离开了他所服务的“成功企业”之后,就很难再在其他企业里再现曾经的精彩。

这一点非常值得深思。一名优秀的经理能够成就一个优秀的企业,但逆命题却不成立。也就是说,优秀的企业(况且许多企业的“优秀”只是一种表象)并不等于它的所有经理就是优秀的。不幸的是,许多人在研究或学习管理之道时,把这个逻辑搞反了。

思想的浅薄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把人生或企业的前程建立在浅薄的思想之上,早晚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回到经理的三层境界上来——

第一层境界是“自发”。

严格说来,处于这种层次的经理,缺乏最基本的自觉意识,其成败完全取决于外在的机缘,极少顾及自身的修炼。他的成就或荒废均源自外在的环境,而非自我的超越。

最常见的是那些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执迷于钻营的人。他们的眼中只有地位、权力和利益,但从不思考支撑这一切的基础是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他们痴迷于所谓的“人脉”或“机会”,醉心于建立在察言观色之上的种种所谓“做人”的技巧。对于表面上强大的任何事物,他们都会有想当然的崇拜,比如现实世界的规则,比如知识,比如所谓来自西方企业的经验。他们基本没有通透的智慧或主见。

如果机缘不错,他们或许会在某个特殊的阶段取得某种表面的成功(比如职位或权力),但要命的是,他们完全是某个特定组织的依附品,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组织,他们就会显得很脆弱。他们基本没有超越自我和超越环境的可能;他们内心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总和。

这些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把个人眼前的利益或一时一事的得失看作终极的目标;如果他们有机会参与企业战略方面的决策,也通常会犯“拾金而亡”(详见《党史商鉴》第10章)的错误,从而把企业带入险象环生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