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过程与较量(14)

决胜红海 作者:周大江


这种古老的手法在从前的宫廷政治中司空见惯。大概是出于人的本性,在今天依然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改观。

这种对变革者的细节的攻击有时候甚至是看似荒诞不稽的,正如当年海瑞遭遇的抨击。“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竟然以传播特别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海瑞替母亲做寿,大开宴席,竟然买了两斤肉。”(同上,第127页)

但攻击的效果却一点也不离奇,并且通常都会有非常高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因为反对者会不约而同地集中火力,力争通过对变革者“妖魔化”来首先驱赶其出局,然后再顺理成章地逐步否定变革本身。

有意思的是,即便这种攻击失败,反对者的风险也是极低的。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是一个无需任何遮羞布的形象,而变革者却不能留下任何瑕疵。这种境况,可以用北岛的一句名诗来类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剔除诗中过激的情绪宣泄,仅仅从它揭示的真理来看,这个类比也算得是真切的。

因为任何针对变革者的攻击一旦得逞,都会迅速演化为对变革者的全面否定,并进而演化为对变革本身的全面否定。在这种时候,企业主往往会于不知不觉之间被牵着鼻子走进一个无法转向的死胡同;而变革者的命运,则往往逃脱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的结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