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除“路径依赖”(1)

决胜红海 作者:周大江


所有的组织变革都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唯独实施管理信息化(一种特殊的组织变革)例外。

在实施基于协同OA办公平台的信息系统时,必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为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是全新的工作方式。

比如以前的一项报告或一笔费用的报销,通常需要当事人直接拿着纸质的文件向上级口头汇报并当场签字核准;但在信息化办公平台之下,他必须通过系统的审批流程申报,把原本用于口头汇报的内容以书面形式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初次操作时还是会有诸多的不习惯。比如在起草流程时对流程类别的选择就会令人无从下手。

一切都是陌生的。因为陌生,所以繁琐而艰难。在这个时候,员工们通常会非常怀念从前习以为常的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习惯的改变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是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之下,他们会本能地排斥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的新方式。

许多管理者因此想到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来让员工逐步适应。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是习惯的改变,如果旧方式还能够发挥作用,没有人会去努力适应新方式。

唯一的办法是彻底斩断他们的“退路”,清除其“路径依赖”,逼着他们走到新路上来。如果没有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他们将永远不可能摆脱对传统方式的依赖。

这种对旧方式的“路径依赖”心理与外语学习的心理颇为相似。为什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能力不如儿童呢?因为母语已经在成年人的心智模式中形成了足够支撑其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和摄入信息的完整的“路径体系”,用以应对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所有需要,因此,他便对这个“路径体系”产生了顽强的依赖。儿童则不然,他们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路径体系”,更不存在所谓的“依赖”,于是更容易接受新的“路径体系”(外语)。因此,与其说成年人学外语是因为学习能力的障碍,还不如说是无法摆脱对母语的严重依赖。

关键在于,基于协同OA的办公方式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和艰难。一切畏惧情绪的发生都是源自“陌生感”。如果对新方式的初次尝试遇到挫折,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困难夸大。正如人在黑夜中,因为未知而产生某种离奇的恐惧(比如对鬼神的幻想)。

“辩护式生存”是人的本性。在面对一项挑战(比如一项新任务或新思路)时,更多的人会遵循这样的逻辑: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此事不可行。他们会努力质疑或否定这项挑战的合理性。在实施管理信息化时也是如此,员工的不习惯通常会直接派生出他们对信息化办公平台本身的否定。

坚决清除对传统工作方式的“路径依赖”是实施信息化办公平台的唯一选择。虽然这样做会在短期内造成阵痛或混乱,但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人们一旦习惯了信息化的办公平台(如果清除其退路,是很容易实现的),就会对这种全新的办公方式产生新的“依赖感”。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下很大的决心,甚至不惜宣布从某个时点起,不再接受任何传统方式的请示或申请。通常来说,在这样的决心之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人们就会被新的办公系统牢牢“粘住”,反而不能再适应传统的方式。

由此可见,实施管理信息化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变革,核心的挑战在于传统工作习惯的改变。

组织变革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多个矛盾焦点聚焦在一起,应该分阶段进行各个击破。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员工在习惯改变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企业对协同OA的产品选型,应采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切忌一步到位。也就是说,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彻底改变员工的工作习惯。因此,必须把“工作习惯”的改变作为首要的目标。为了改变工作习惯,需要一刀切;同样,为了改变工作习惯,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功能选择上做到“先简单后复杂”。二者并不矛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