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孝顺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给小学生家长的100个建议 作者:龙永年


中国自古就讲究“百行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孩子有如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收获的往往就是什么。所以,你一定要让他从小就知道孝敬老人的道理。如果父母自己不说,不去要求孩子对老人“孝”,孩子是不会知道的。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到陈毅,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拦住,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 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温馨提示:

陈毅元帅每天工作繁忙,但他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平常的小事,但可以看出他对母亲深深的爱。他不忘母亲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用行动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专家支招:

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教育孩子的事情非常多,应让孩子为父母分忧解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父母有病的时候端水、找药或陪同就医;吃饭时替父母盛好饭菜,然后收拾碗筷;父母的生日要让孩子知道,并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表现爱心。

家长在教孩子孝顺父母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有意识地经常地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2)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要对孩子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

要让孩子做些家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3)以身作则。父母本身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家长应做孩子孝敬父母的榜样,善待长辈,关爱自己的父母,尽做子女的义务,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孝敬父母的优良品德。

家长总有一天会老,孩子也总有一天会当家长,每一天具体、真实的生活都为将来埋下伏笔。教育孩子,孝敬,不仅是对自己家长孝敬,对周围的长辈也要尊敬。在日常的生活训练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家务,而且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适时调整。尤其要注意的是,平时生活中,不能处处以孩子优先,时时把孩子放在首位,要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后面,让孩子知道家庭里每个成员都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