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塑造孩子的优秀品格(3)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作者:徐桂容


 孩子说话不算数,怎么办

方方爸爸最近感到十分困惑,因为那个3 岁的调皮儿子总是说话不算数,刚刚答应好的事情转眼就改变了,根本不履行诺言。譬如,方方看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视了,到该洗手吃饭的时间了,但是他怎么都不肯关电视。爸爸想了个主意,用猜拳头的方法决定关不关电视。

方方答应了。结果爸爸赢了,关掉电视,方方却急忙跑过来又打开。

爸爸说:“咱俩不是说好谁赢谁关电视吗!”便再次关掉电视,可方方就是不答应,又伸手打开电视。两个人开开关关地闹了一阵子,方方就躺在地上耍赖,弄得爸爸只得无奈地随他去了……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爸爸妈妈的教育。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爸爸妈妈就应该多从儿童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一味打骂孩子。

“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品格,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要说话算话。有位母亲经常吓孩子,如果撒谎,就用针把他的嘴缝起来。有人问这位母亲:“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对孩子许诺,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爸爸妈妈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爸爸妈妈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不讲诚信的行为时,爸爸妈妈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孩子的诚信意识和他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具体来讲,培养孩子诚信的道德素养,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树立诚实做人的榜样。

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要想让孩子诚实做人,做爸爸妈妈的一定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比如,爸爸妈妈答应带孩子去看电影,就不能找理由不去;要求孩子不能说假话,爸爸妈妈就不能哄骗孩子。否则,孩子是难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格的。

(2)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满足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方法,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又是家庭力所能及的,就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借别人的东西不还。

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如果一时无法满足,爸爸妈妈必须向孩子说明原因。如果对孩子的愿望与要求一律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绝,就容易使他们养成不讲诚信的恶习。

(3)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爸爸妈妈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常常言而无信。

例如,孩子哭闹时,爸爸妈妈常用许诺来哄孩子:“别哭了,待会儿爸爸妈妈给你买支冲锋枪。”虽然这样说了,爸爸妈妈并没想到兑现,但孩子却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如果一次次许诺都不过是一张张空头支票,孩子一次次的希望都成了泡影,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失去了对爸爸妈妈的信任,还会慢慢地学会了不讲诚信。

爸爸妈妈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爸爸妈妈,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爸爸妈妈。

孩子自私霸道,怎么办

亮亮在家里是独生子,深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从亮亮小时候起,家里的大人们便抢着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给亮亮,慢慢地,亮亮变得很霸道。

有一次,爸爸下班晚了,实在太饿了,进家坐下后,顺手拿起亮亮的饼干就吃了起来。这些饼干已经买回来很长时间了,亮亮根本不喜欢吃。然而,当亮亮看到爸爸吃自己的饼干时,就不愿意了,让爸爸马上把饼干还给他,甚至伸手到爸爸嘴里去抢。尽管妈妈说明天一定给他买来更多的饼干,但还是不能说服亮亮。亮亮哭闹不停,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最后,还是爸爸说带他去吃麦当劳,才阻止了亮亮的哭闹。

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金玲来找亮亮玩。她见亮亮的电动火车非常好玩,便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对亮亮说:“你的火车好神气呀!”

大家都能看出,金玲希望能玩一会儿。可是,亮亮却很小气地将电动火车藏了起来,并且对金玲说:“这个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想玩,你回家让你爸爸给你买呀!”

自私霸道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只想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幸福,而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

孩子为什么会自私呢?这可能是许多爸爸妈妈感到不解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看看自私产生的原因吧。

一方面,孩子天生就有利己的倾向。心理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会减少利己的行为,但仍然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

另一方面,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也会导致孩子自私。当孩子的思想、行为反复无常时,父母对孩子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缩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就会导致自私的产生。

当孩子提不合理要求时,父母因为怕孩子受苦、受委屈,对孩子有求必应,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样会助长孩子的自私。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要他照顾;好吃的食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着他;图书,玩具,也都是他一个人的。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父母不想办法补救,加以引导,只能使他们独占的意识膨胀,自我中心意识加强。加上当今儿童普遍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因而往往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

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是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所以,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很重要。为此,爸爸妈妈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自私,不愿与他人分享,与爸爸妈妈的溺爱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有时候,孩子想让爸爸妈妈分享一下,爸爸妈妈往往会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爸爸妈妈的这种做法,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据为己有。

(2)不能让孩子搞特殊化。

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创造一种“公平”的环境,对防止孩子滋长“独享”意识有积极的意义。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既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自己有愿望,别人也一样有愿望;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3)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爸爸妈妈应该理解孩子,同时,让孩子明白,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它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