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什么跟孩子“对着干”

中国家长怎么这么难 作者:何文


一提到孩子“顶嘴”、“反抗”,家长就觉得头痛,“为什么事事都要对着干呢?”当家长提醒孩子时,他反而振振有词地指责起家长来了:“妈妈,你不也做过吗?干吗总说我?”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老老实实的孩子,忽然间变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与自己对着干,想到这些,家长不免就会大动肝火。以前只要批评几句,孩子就会默默接受,可现在却不同了,你越是极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

猛猛已经上六年级了,可是仍有一个改不掉的坏习惯,就是经常会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为这事儿,他经常受到妈妈的批评。

刚开始时,猛猛受到批评后很快就会去把房间整理好,久而久之,猛猛变得对妈妈的唠叨爱理不理,总觉得自己的房间收不收拾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猛猛的同学来他家做客。猛猛又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妈妈见状,十分生气,当着同学的面对猛猛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让猛猛觉得他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

从此以后,每当妈妈让猛猛收拾房间,猛猛要不就堵上耳朵不听,要不就和妈妈顶嘴,而且还把房间弄得更乱,这让妈妈很伤心。

刘扬是一名高二学生,以前一直住校,但考虑到明年就要进入高三,从这个学期开始,刘扬的爸爸决定让儿子住家里。原以为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学习,也可以更好地帮孩子安排饮食,但却发现刘扬不再像以前那么“乖”了,凡事都和他“对着干”。刘扬视力不好,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爸爸叫他坐起来看,他嫌爸爸烦;刘扬晚上做完作业后还要上网,爸爸不同意,刘扬说他多事……爸爸也知道自己管太多不好,但眼看着儿子就要进入高三了,他也不能不说。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逆反心理很强。为了表明自己是有主见的,也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训斥产生抵触和对抗,越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越是不做,你越压迫,他就越是反抗,即使父母说的是对的。

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便会对自我价值进行保护。

孩子自立、有主见,就意味着要脱离父母并且开始具有与父母相异的想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抗”也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孩子能够将父母的意见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并进行选择,接受其中有益的部分。

面对孩子的反抗,家长先不要勃然大怒,不妨冷静地想一下,父母也并非完美无缺。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对事物进行评判的能力。事实上,在我们不经意间,孩子已经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脱离父母,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了。

不服从父母,甚至与父母发生争执顶撞,都是伴随着孩子的独立性增强而自然发生的现象。成长中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会与父母所要求的规范不断地产生不相容之处,孩子则经过这种冲突,成长为更加成熟的大人。因此,面对孩子的“顶撞”,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加以正引导,切忌无视和压制孩子的不平和不满。

那么,如何让孩子听进去你的意见或说教呢?你可以试着用用下面的方法:

1. 设法扭转或打消妨碍孩子接受父母建议的反抗情绪。为了避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父母可利用写信、写日记等方式介绍自己的经验,让孩子明白你是理解他的。

2. 创造一种尊重对方,接纳对方,同时对方也能接纳自己的气氛。不是用指责、命令的口气,而是用建议或商量的口气,如果对方顶嘴,就耐心听完对方的所有辩解。

3. 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在精神上放松了,自然就有了接受“批评”的准备,然后家长再有的放矢地与孩子沟通,孩子可能更容易听得进去。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和想法。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少一点高高在上;多一点尊重和接纳,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倾听和欣赏,少一点管束。少和孩子“对着干”,孩子也就不会轻易和你“对着干”了。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他人生的第一个朋友,他们不希望失去这个朋友。要给孩子全部的爱,就带他们看遍世间所有美景。风景哪边更好?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我们才会明白孩子眼里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